关于黄山的传说故事

2024-05-15

1. 关于黄山的传说故事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那你知道关于黄山的  传说    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关于黄山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黄山的传说故事:黄羊山传说   
      有一年腊月二十五,玉帝和众神正在观凡,忽然有一位神仙来报:“玉帝,轿前有两个小神求见。”玉帝今日十分高兴,便传二神前来。一位小神来到轿前说道:“当年那弼马温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放走了天马,掌马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群天马收回,可一时大意,漏掉三匹。那三匹天马逃到凡间,伤害了无数黎民百姓,望玉帝处罚三匹妖马。”
   
      玉帝听后点点头,又问另一神仙,那位神仙说:“海龙王的三太子私自逃出龙宫,变作一名美男子到凡间残害数名女子,伤害人命。三太子淫心大发,海龙王多次召他回宫,他都不回,今日海龙王特派小神禀明玉帝,依法处置。”
   
      玉帝听闻大怒,派托塔李天王下凡收服,压于山下。李天王奉旨去收天马和龙王三太子,按落云头,顺手经安徽的黄山提了一半,便去寻找三太子和天马。寻到宣化县境内时,发现了他们,当时宣化县还是一片茫茫大海,天马正在兴风作浪,龙太子正在拽一位美女。李天王见状,大喝一声:“龙太子住手,你私自逃出龙宫,残害民女,今日本王特奉玉帝之命,前来处罚你。”李天王一挥手,那一半黄山立即把那三匹天马压在山南,龙太子现出原形,成了一条小白龙,被压在山北。天长日久,人们常常听到龙马在嘶吼,就把这座山叫做龙马山。
   
      斗转星移,不知过了多 久,这龙马山上树木 成林,野兽成群,黄羊更是无数。原来,李天 王移黄山时,山中有一只黄羊,在山洞里修了三百多年的道行,此时它已能脱化人身,给自己起名“黄伯羊”,周围的居民常看见崖洞里有个影儿,有时像人,有时像羊,洞口常往外冒浓雾,人们就给那个山洞起名为“黄羊洞”。天长日久,人们发现黄羊洞口一拉雾,天就下雨,十分灵验。因此,人们每逢干旱就到黄羊洞下烧香,摆供,向黄伯羊祝寿,一祝就下,百祝百准。
   
      黄伯羊在山上修行,给周围的百姓造福不小,后来它成仙上了天,人们为了纪念它,就把“龙马山”改成“黄羊山”了。
         关于黄山的传说故事:十里桃花与万家酒店   
      这是几乎传遍全国的李白与汪伦的故事。李白是诗仙又是酒仙。李白好饮其实是胸中抱负不得施展,感慨唐明皇宠信奸宄,又恰逢安史大乱,盛唐走向衰落时期产生了满腹郁闷。离开长安后不久,即爆发安史之乱,此时正在宣城。
   
      却说泾县陈村一隐士名为汪伦,无心仕途,躬耕农田,如今得知李白赐金还山,浪迹  天下  ,来到宣城,渴望能与李白交游。可与李白素不相识,李白也不知道自己是谁,怎好贸然邀饮呢?李白好饮,有“会当一饮三百杯”的豪言名句,会饮一定会品,于是便在酒上想出了个好点子。
   
      好汪伦,泾县是鱼米之乡,他选取了泾县上等糯米,用桃花潭清泉,精心酿造了香闻十里的美酒,时当春暖,挑到宣城去卖。他卖酒不同别人,故意把酒价开得高高的,一般人不敢问津。卖酒非为卖酒也,实为吸引李白而与结识也。这高价酒消息果然传到了李白耳中,引来了李白。敢来问津的气质就让汪伦猜了个正着,把早就备好的大杯满斟一杯,请李白坐下品酒。酒未入口,味已沁脾,小试一口,便道“好酒”,一饮而尽。汪伦又斟,李白当场便喝了三大杯,说“先生此酒真佳酿也!”一口买下。可是忘了带银子,汪伦便乘机道“金钟玉马不足贵,只求相识相对饮”,于是从街上小店要了几个好菜,一担酒,两人一人一篓,从红日当顶直到红日西沉,兴犹未尽。汪伦便邀李白去自己家中作客,李白欣然问起山中风光,汪伦自豪而又诡秘地说:“十里桃花美,万家酒味酽。山青水更绿,人称宜人苑。”
   
      李白见汪伦豪爽好客,便引为知己,来到汪伦家作客,汪伦自是倾家藏好酒招待,真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二人十分相投。一天,李白突然想起二人初识时汪伦说过的“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为何总不见汪伦带他访游,便催着汪伦。第二天,汪伦便带着李白,来到十里外的桃花岭,果有许多桃花,桃花掩映中,高挑出一面斗大的“万”字酒旗,飘来阵阵沁人酒香。李白大笑道:“好一个‘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先生骗得巧妙,我着实被先生骗了。”汪伦也笑道:“先生想到的是十里范围的桃花,桃花中有成千上万家酒店,只是不曾想到离我家十里外有一片桃花,桃花中有一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罢了。”说罢二人大笑不止,只这一遭,李白深深感到,汪伦先以高价酒引自己,继以好酒待自己,又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骗”自己,汪伦真是情真意切,所以告辞之时便留下了那一首妇孺皆知的千古绝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就在太平湖陈村大坝下不远处,黄山区与泾县的公路上,出新丰乡不远即到。桃花潭是青弋江的一处深潭,潭边建有古典风格的小公园。站在公园的一座小楼阁上,可见北边山坡半腰有一座坟墓,相传那就是汪伦的长眠之地。
         关于黄山的传说故事:朱元璋与白马岭   
      从焦村的章村顺古道山路临近耿城辅村木竹园时,在大洋湖西北,要经过一座山岭名叫白马岭。这岭为什么叫“白马岭”呢?原来朱元璋当皇帝前,曾在此岭埋葬了他心爱的白马。
   
      却说朱元璋开国前,仅有安徽沿江和皖南山区这一块地盘,北、东、南三面是张士诚的势力,西边有比他力量强大得多的陈友谅,形势好不危急。陈友谅尤其是他的对头。
   
      却说朱元璋带领部队和陈友谅在黄山地区周旋,被追赶得走投无路,被鳌鱼峰挡住去路。也该是他要得天下,竟然喊开了鳌鱼洞,而后带着随从穿过,骑着大白马,不觉来到西海门,又被深谷巨壑阻住去路,仰望,是一片浮云,俯视,是万丈怪渊。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朱元璋仰天长叹:“倘有一座长桥,渡我到云外高峰,又何惧陈友谅哉!”说来也奇,朱元璋刚这么一想,只见狂风催厚云,顷刻汇成一条浓浓的云带,宛如一座白玉长桥,从西海门驾向云外峰。仿佛有人轻声呼唤:“请上。”朱元璋立时倒身下拜:“黄山有灵,天助我也!”复翻身上马,挥鞭策骑。只听得啼声得得,谷响冬冬,猿声谷中长啼,清风耳边呼响,如同腾云,飘然若仙,刹时到了对面高峰。咦,奇怪,刚才那道白玉长桥哪去了?身在云外峰上,身下仍是怪石嶙峋的深渊,西海门却是深渊的那一边,近在咫尺,却又远不可及。
   
      朱元璋对黄山之  灵感  激不已,策马跃上九龙峰,随着九条飞龙,蜿蜒起伏,奔腾而去。
   
      白马下得九龙峰,来到风光美妙的高山天湖——大洋湖。湖水清澈凉甜,青草肥嫩鲜美。大白马奔腾跳跃这么长时间,饥渴难耐,忍不住低头饱饮一番,又把那肥美的青草大大啃嚼了个饱。在与陈友谅的周旋中,白马目标明显,又受了箭伤。岂知疲惫太甚,箭伤疼痛,加上饱喝了凉水,白马不由就跪蹄侧卧躺下休息了。大白马在劳累过后,特别是受了伤只能陪它信步溜达,溜达后让它站立轮流歇蹄,切不可让它卧倒歇力;何况热汗热身,饱喝凉水,会引起肠胃痉痛,加上卧倒在地,就会脑部充血,  胃痛  剧烈,再好的马也难逃厄运。
   
      朱元璋见马躺倒,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扶它起来的。情急计生,蹲下与马谈心:“我的白马,你伴我万里奔劳,不想在这里让你身体受伤,劳累不堪,怎奈我功业未成,能否伴我几程,待觅得新马,再送你到此休息如何?”大白马听了朱元璋一番话,强挣爬了起来,抖落草叶尘土,让朱元璋骑了上去,又扬起四蹄,朝西北飞奔下山。约行20余里,来到一处美如图画的所在。四面青山高耸,中间一岭,一条蹬道直上岭顶,近处又有小桥流水几户人家。此时,突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大白马浑身发抖,面向主人,流着泪水,渐渐躺倒在地,永远告别了朱元璋。白马逝去,天又复明,朱元璋不胜悲戚,默哀许久,才  命令  几个随从用军旗包裹白马,在岭旁选一向阳好地,以将士之礼厚葬,并亲笔题字为白马勒碑:“忠烈雄驹白马之墓”。并吟《吊白马》一首:
   
      白驹如飞千里忙,终年伴我走沙场。
   
      黄山涉险捐躯命,报国有功骨也香。
   
      勒碑、吟诗已毕,朱元璋洒泪再拜,告别了白马,闯天夺地去了。
   
      数百年来,有多少游人感念白马忠勇,来凭吊白马坟,那座蹬道山岭,也被人们称为“白马岭”。
      
   
    猜你感  兴趣  :
   
    1. 关于黄山的神话故事 
   
    2. 关于黄山的神话传说 
   
    3. 黄山神话传说 
   
    4. 黄山历史传说故事 
   
    5. 关于黄山的神话故事

关于黄山的传说故事

2. 黄山的传说故事

 黄山,古代称为“天子都”,因为它雄伟秀丽,又神秘莫测,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到秦代,人们根据它的颜色又称为“黟(yī)山”。那么,后来为什么又改叫“黄山”了呢?据说是因为黄帝曾在此炼丹而得名。黄帝又称轩辕氏,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带领我们的祖先养蚕、制造舟车。时光飞逝,黄帝到了老年,可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办:河流需要治理,土地需要开垦,禽兽需要驯化等等。为了长生不老,多为百姓办好事,黄帝便派浮丘公为他寻找炼丹的地方。浮丘公走了三年才回来,告诉黄帝:“江南有一群高山,只因山上多是黑石,叫黟山,那里可以炼丹。”于是,黄帝带领浮丘公、容成子和一些臣仆来到黟山,垒石造屋,又砌炼丹炉,然后去采集炼丹所需的草药。黟山有七十二座陡峭的山峰,有的地方连猴子也难上去,可轩辕黄帝却踏遍了每一寸山崖。到后来,所备的粮食吃完了,只能靠摘野果充饥,很多人忍受不了那份苦,偷偷跑走了,最后只剩下黄帝和浮丘公、容成子三人。他们经过九年千辛万苦的寻找,才采集齐炼丹所需的草药,又打了一眼井,掘开清冽甘甜的山泉,这才开始炼丹。三年过去了,原来准备好的柴快要烧完了,仙丹还没炼成,炼丹台附近的树已被砍光,浮丘公和容成子只得到远处去砍柴,黄帝一人看守炉火。黄帝把最后一块松柴填进了炉膛,浮丘公和容成子还没回来,眼看火势越来越小,一旦熄灭,将前功尽弃。黄帝便把自己的一条腿伸进炉里当柴烧,终于炼成了仙丹。这时浮丘公和容成子也赶了回来,把黄帝的腿从火里救了出来。三个人吃了仙丹,果然脱胎换骨,飘然成仙了。因为黟山是黄帝炼丹的地方,人们就叫它“黄山”了。黄山七十二峰中就有以三位仙人命名的轩辕峰、浮丘峰、容成峰。桃花溪中还有他们炼丹时用过的丹井、药臼。  观景佳处观日出最佳地点:清凉台、曙光亭、狮子峰、始信峰、丹霞峰、光明顶、鳌鱼峰、玉屏楼。看晚霞最佳地点:排云亭、丹霞峰、飞来石、光明顶、狮子峰。看云海最佳地点:玉屏楼观前海、清凉台观后海、白鹅岭观东海、排云亭看西海、光明顶看天海。看雪景最佳地点:北海、西海、天海、玉屏楼、松谷、云谷和温泉。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宜。春(3-5月)观百花竞开,松枝吐翠,山鸟飞歌;夏(6-8月)观松、云雾及避暑休闲;秋(9-11月)观青松、苍石、红枫、黄菊等自然景色;冬(12-2月)观冰雪之花及雾松。风景区索道黄山风景区索道运行时间为冬季08:00-16:00,其他季节06:30-17:00。 玉屏索道(前山):游客从前山登山步行要上行15华里,经过了3个小时才能到达精华景区,乘坐索道只需6-10分钟,就能到达。 云谷索道(后山):云谷新索道上站位于白鹅岭东北侧的山凹处,下站位于云谷索道线路北侧的另一个山谷中,上下高差775米、总长2642米。新索道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索道设备,每小时可运客1200人。 太平索道(北门):索道上站设在西海景区排云亭右侧的松林峰,下站设在松谷景区的松谷庵,全线斜长3709米,高差1014.5米,沿线设有6座支架,其中最大跨度为1513.6米。索道型式为双承载单牵引二线往复式,车厢容量为100+1人,速度为10米/秒,单程运行时间为8分钟,单向运输量每小时600人。 铁路皖赣铁路线贯通黄山市全境,有多个车次直达北京、上海、青岛、南京、合肥、景德镇、南昌、厦门、鹰潭、福州等地。南方省份的朋友可选择在鹰潭或者杭州转车到黄山。北方的朋友来黄山,合肥是黄山旅游最佳的中转地。 水路黄山的北面是长江,长江上游的省份如四川、湖北,可以乘坐江轮经水路来黄山,乘船到贵池上岸,再乘汽车来黄山。 公路黄山周边的大中城市如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芜湖都有直达的汽车班次往来黄山。 里程表合肥-280公里-黄山区(国家高速G3,合肥-黄山区甘棠出口228公里)黄山区-110公里-屯溪区 黄山区-18公里-耿城(黄山风景区北大门,黄山太平索道站)黄山区-48公里-汤口(黄山风景区南大门)屯溪区-78公里-汤口(黄山风景区南大门). 茶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均在中国十大极品名茶之列;黄山银钩、祁红工夫茶等四个品种,被选为国家外交名茶。歙县年产茶叶1万多吨,在全国各县名列前茅。香菇有平菇、厚菇、花菇之分,以野生花菇为上品。香菇肉厚味鲜,营养丰富,是食物中的珍品。香菇有多种特殊功效,民间常用来辅助治疗小儿天花、麻疹及解毒、降血压。石耳黄山之“山珍”,形状与木耳相似,稍大,既可佐食,亦可药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石耳性甘平无毒,能明目益精。”煨肉或炖鸡,鲜美可口。笋衣、笋干烧肉、炖鸡、炖鸭的好配料,鲜嫩味美,可增进食欲。蕨菜蕨菜是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山区草坡、林间空地和林缘地带,当其嫩叶还处于卷曲未展时,采摘下来,可作鲜食,也可盐腌,还可干制。黄山蕨菜营养丰富,并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徽州贡菊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既可泡茶饮用,也可配药,具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的功效,可治伤风感冒、疔疮肿毒、血压偏高及动脉硬化等症。徽州贡菊,原产于歙县金竹岭一带,民间传说是宋代徽商从浙江德清县作为观赏艺菊引发的。以后发现药用价值,这一带农户广为种植,金竹岭由此闻名远近。清光绪年间成为贡品。徽州雪梨主要产地在歙县,栽培始于宋代,历代均被列为贵重果品。徽州雪梨外形美观,皮薄肉细,汁多香甜,脆嫩可口,曾在1934年的国际博览会上获银质奖章。三潭枇杷歙县早在宋代就有枇杷栽培,经历代繁衍培育,逐渐形成以该县境内新安江沿岸的漳潭、绵潭、瀹潭三个自然村为著名产地的“三潭枇杷”这一优良品种。三潭枇杷,果大肉厚,味甜多汁,外形美观,是素享盛名的传统佳果。黄山猕猴桃野生水果,民间称作“杨桃”,黄山市境内山区均产,资源十分丰富。黄山风景区猕猴桃果香味重,汁多而甜。据医学研究,黄山猕猴桃的营养价值比柑桔高5-10倍,比苹果高19-83倍,比梨子高32-139倍,被誉为“水果之王”。歙县金桔柑桔中的一个独特品种,桔形小于黄岩蜜桔,大小同四川红桔相似,颜色呈金黄色或金红色。歙县金桔比红桔甜,因香气足,素有“一树金桔十里香”之称。歙县街口、溪口、正口等乡镇出产的“三口金桔”是歙县金桔的后起之秀。黟县香榧主要产地在黄山西南群峰中的泗溪。这里的香榧分为两种:一种是个头大,一头尖的;另一种是个头小而圆的,被称为“和尚榧”。“和尚榧”壳薄,榧衣易脱落,果仁香酥可口,还可以切成片,这种榧的果仁历史上曾作为贡品。

3. 黄山有什么传说故事

黄山传说故事:相传明朝天启年间,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到黄山春游迷路,遇到一位老僧,便随老僧借宿于寺院中。老僧泡茶敬客,熊开元见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后至碗心升腾开来,约有一尺,氤氲如一朵白莲花,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飘荡开来,清香满室。问后得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老僧赠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嘱熊开元一定要用黄山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遇友人来访,便表演了一番黄山毛峰的冲泡。友人甚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令其进官演示,却未见白莲奇景,于是龙颜大怒。招熊开元进宫后得知是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回黄山取水再泡黄山毛峰,再现白莲奇观,皇帝大喜,遂封熊开元为江南巡抚。熊开元暗想,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髙,于是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

黄山有什么传说故事

4. 与黄山有关的传说故事

 Ⅰ 黄山有什么传说故事_关于黄山的神话传说
   猴子观海:猴子观海也叫猴子望太平,猴子为何要望太平呢?这里面有个故事:原太平县城,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户叫赵德隆的书香人家。女儿名叫掌珠,生得聪明美丽。离仙源村不远的黄山北海深处有一个洞里,有个灵猴,在山中修炼了三千六百年,会三十六变。一天,灵猴见到掌珠生得俊俏,顿生爱慕之心。灵猴就变成一个白面书生,自称是黄山寨主孙广文的公子孙俊武,于傍晚来到赵家门前,以天色已晚为由,要求借宿一夜。赵家老夫妇见他长得俊秀,衣着华贵,斯文有礼,便信以为真,高兴地留他住宿,并设宴招待。酒饮三杯后,孙公子便向老夫妇陈述掌珠的爱慕之情,央求纳为婿,发誓侍奉二老颐养天年。老夫妇一听这甜言蜜语,心中非常喜悦。经与女儿商量,掌珠对才貌双全的孙公子也早八分欢喜。次日一早,老夫妇回了孙公子的话。孙公子听了欢喜若狂,差点露了原形。灵猴回洞,思念掌珠心切,急忙把大小猴子都变成人,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仙源赵家迎亲。掌 珠被抬到洞府,只见陈设富丽,宾客满座。夜深宴席散,孙公子被宾客拥入了洞房。一觉醒来,掌珠发现孙公子长了一身绒毛,大吃一惊。原来,孙公子酒醉,现出了猴子原形。掌珠非常恼恨,乘灵猴烂醉熟睡之机,向外逃走,直奔家中。灵猴酒醒后,知道自己露出了原形,惊逃了掌珠,便喝令众猴出洞寻找,追到山下芙蓉岭,也不见新娘的影子。灵猴自从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但又没有妙法可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后的悬岩,坐在石上,朝着东北方向的太平县仙源村呆呆地望着。年深月久,便变成了黄山如今这一石景。 
  Ⅱ 谁能告诉我一些有关黄山的传说
   黄山山名由来:  黄山古称黟山,相传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浮丘公来此炼丹,并最终得到升天,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依此传说,唐明皇赦改黟山为黄山。    猴子观海的传说: 猴子观海也叫猴子望太平,猴子为何要望太平呢?这里面有个故事:原太平县城,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户叫赵德隆的书香人家。女儿名叫掌珠,生得聪明美丽。离仙源村不远的黄山北海深处有一个洞里,有个灵猴,在山中修炼了三千六百年,会三十六变。一天,灵猴见到掌珠生得俊俏,顿生爱慕之心。灵猴就变成一个白面书生,自称是黄山寨主孙广文的公子孙俊武,于傍晚来到赵家门前,以天色已晚为由,要求借宿一夜。赵家老夫妇见他长得俊秀,衣着华贵,斯文有礼,便信以为真,高兴地留他住宿,并设宴招待。酒饮三杯后,孙公子便向老夫妇陈述掌珠的爱慕之情,央求纳为婿,发誓侍奉二老颐养天年。老夫妇一听这甜言蜜语,心中非常喜悦。经与女儿商量,掌珠对才貌双全的孙公子也早八分欢喜。次日一早,老夫妇回了孙公子的话。孙公子听了欢喜若狂,差点露了原形。灵猴回洞,思念掌珠心切,急忙把大小猴子都变成人,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仙源赵家迎亲。掌 珠被抬到洞府,只见陈设富丽,宾客满座。夜深宴席散,孙公子被宾客拥入了洞房。一觉醒来,掌珠发现孙公子长了一身绒毛,大吃一惊。原来,孙公子酒醉,现出了猴子原形。掌珠非常恼恨,乘灵猴烂醉熟睡之机,向外逃走,直奔家中。灵猴酒醒后,知道自己露出了原形,惊逃了掌珠,便喝令众猴出洞寻找,追到山下芙蓉岭,也不见新娘的影子。灵猴自从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但又没有妙法可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后的悬岩,坐在石上,朝着东北方向的太平县仙源村呆呆地望着。年深月久,便变成了黄山如今这一石景。    梦笔生花的传说: 北海散花坞左侧,有一孤立石峰,形同笔尖朝上的毛笔,峰顶巧生奇松如花,故名“梦笔生花”。传说,有年春天,诗人李白来到黄山,见到北海山峰竞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诗兴大发,便昂首向天,高声吟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这声音惊动了狮子林禅院的长老。他走出山门,细细一看,只见一位白衣秀士,风度潇洒,便上前施礼,请问尊姓大名。这位不凡之客原来是“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李翰林。长老急忙吩咐小和尚抬来用清泉酿制的米酒,还拿来一些文房四宝。长老急忙盛满了一杯酒,双手捧上,敬给李白。李白慌忙还礼,双手接过,一饮而尽。二人席地而坐,纵谈诗文,开怀畅饮。李白深感长老待人诚恳,意欲草书诗作相赠,以作答谢之礼。长老大喜,小和尚们忙着研墨的研墨,铺纸的铺纸。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长老及小和尚们分别站两旁,目睹那遒劲的大字,赞叹不已。李白写毕,还有三分酒意,便将毛笔顺手一掷 ,那手笔翻翻摇摇,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他这才告辞长老而去。长老送走李白,回过头来,不禁大吃一惊,刚才李白掷下的毛笔已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这就是如今见到“梦笔生花”。    仙人晒鞋的传说: 排云亭前右侧,有二石如一双鞋,整齐地放在小峰台上,似在晾晒,故名。“仙人晒鞋”和“仙人晒靴”,共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黄山左数峰的仙都观住着老道道玄和徒弟太清,松林峰上的紫霞宫里住着道姑炼玉和徒儿妙真。两座道 宫中间隔着一道 鸿沟-西海峡谷,加上道规森严,他们老不相往来。一年冬天,山中大雪,仙都观里断了火种,道玄只得叫太清到紫霞宫里去借火种。当太清来到紫霞宫里,就见到妙真,两人一见如故,谈起话来,非常亲热。从此,两人每天打柴、担水,便到一起谈心,渐渐地砍的柴就少了。 担的水也少了。这样,事情不久都 被双方师父发现,他俩都受到师父的严厉斥责。还规定今后打柴、担水,以两峰交界的沟涧为界,越界了,就用道鞭、神杖打杀。此后两人在一起说话就很困难了。 一次,趁双方师父都下了山,便偷偷见面,并商定今后;太清在山门前晒靴,晒鞋来幽会。一天,两人正甜蜜幽会,不料双方师父突然回来,事情败露,他俩将要受到严厉惩罚。他俩想来想去,最后横下了一条心:“生不能在一起,就死在一起吧!”两人携起手,从悬岩上纵身一跃,跳进了波浪滔天的云海。太清晒的靴子和妙真晒的一双鞋子都没有来得及收,日子久了,都变成了石靴,石鞋,就是如今黄山的“仙人晒靴”和“仙人晒鞋”。 
  Ⅲ 黄山有哪些传说
   
  黄山,古代称为“天子都”,因为它雄伟秀丽,又神秘莫测,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到秦代,人们根据它的颜色又称为“黟山”。那么,后来黟山为什么又改叫黄山了呢?据说是因为黄帝曾在此炼丹而得名。黄帝又称轩辕氏,是古时部落联盟首领。他带领人们养蚕、制造舟车。时光飞逝,黄帝到了老年,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河流需要治理、土地需要开垦、禽兽需要驯化等。黄帝为了长生不老,多为百姓办好事,便派浮丘公为他寻找可以修炼长生不老的仙丹的地方。浮丘公走了3年才回来,告诉黄帝:“江南有一群高山,只因山上多是黑石,叫黟山,那里可以炼丹。”于是,黄帝带领浮丘公、容成子和一些臣仆来到黟山,垒石造屋,又砌炼丹炉,然后去采集炼丹所需的草药。黟山有几十座陡峭的山峰,有的地方连猴子也难上去,可轩辕黄帝却踏遍了每一寸山崖。到后来,所备的粮食吃完了,只能靠摘野果充饥,很多人忍受不了那份苦,偷偷跑走了,最后只剩下黄帝和浮丘公、容成子3人。他们经过9年千辛万苦的寻找,才采集齐炼丹所需的草药,又打了一眼井,掘开清冽甘甜的山泉,这才开始炼丹。
  3年过去了,原来准备好的柴快要烧完了,仙丹还没炼成,炼丹台附近的树已被砍光,浮丘公和容成子只得到远处去砍柴,黄帝一人看守炉火。
  黄帝把最后一块松柴填进了炉膛,浮丘公和容成子还没回来,眼看火势越来越小,一旦熄灭,将前功尽弃。黄帝便把自己的一条腿伸进炉里当柴烧,终于炼成了仙丹。
  这时浮丘公和容成子赶了回来,把黄帝的腿从火里救出来。3个人吃了仙丹,果然脱胎换骨,飘然成仙了。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黄山了。还传说,在桃花溪中还有他们炼丹时用过的丹井和药臼呢!并且,在黄山的群峰中轩辕峰、浮丘峰和容成峰就是以他们3个的名字命名的。
  黄山共有82峰,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面铺展开来,黄山的前海是以三大主峰中的莲花峰和天都峰为主体组成的。
  在天都峰和莲花峰之间是著名的玉屏峰,这里几乎集黄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黄山绝佳处之称。
  玉屏峰前有巨石如平台,左有青狮石、迎客松,右有白象石、送客松、立雪台。登台四眺,景色奇绝。著名的“玉屏卧佛”就在峰顶,头左脚右,惟妙惟肖。
  玉屏卧佛是花岗岩山体经过自然风化形成的,毫无人工斧凿的痕迹。它长约数百米,鼻子高耸,眉眼清晰,甚至连头上的螺髻、颈部的喉结也都清晰可辨。
  送客松畔是观赏卧佛的最佳处,只见玉屏卧佛头朝莲花峰,脚朝耕云峰,左右有象、狮二石镇守,头顶有金龟侍候,卧姿安详,形态逼真。有当地群众反映,民间早有称玉屏峰为“美人靠”、“睡美人”和“睡观音”等讲法。
  天都峰位于玉屏峰南1千米,是黄山三大主峰中最为险峻的一座,海拔1.8千米。天都峰顶有“登峰造极”石刻,使人有“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感。
  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位于玉屏峰北,莲花峰峰海拔1.8千米,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宛如初绽的莲花,故名莲花峰。
  从莲花岭至莲花峰顶约2千米,这段路叫莲花梗,沿途有飞龙松、倒挂松等黄山名松及黄山杜鹃。
  莲花峰绝顶处方圆丈余,中间有香砂井,置身峰顶,遥望四方,千峰竞秀、万壑生烟。在万里晴空时,可东望天目山,西望庐山,北望九华山。雨后,纵观八面云海,更为壮观。
  在莲花峰和鳌鱼峰中间便是百步云梯。百步云梯是在石壁上凿成的一百余级险峻陡峭的蹬道,从两石间穿过下行,十分险峻,走在上面也会让人觉得心惊,那又是谁在这前后数里,杳无人烟的悬崖上开出一条通途呢?
  相传,在很早以前,山下住着一个黄善人,终年干着修桥补路,好善乐施的好事。
  当时,前山和后山互不相通,就卡在莲花峰和鳌鱼峰之间的这块悬崖上,当地人称它为“断头崖”。
  黄善人想在这里开一条路,但是即使出大价钱也雇不到一个帮手,只得自己干了起来。后来,他的善心被救苦救难的乞丐大仙铁拐李知道了,铁拐李有意点化黄善人,于是变成一个年轻美貌的游山女子,假装因迷路来到断头崖前,求黄善人送她出山。
  黄善人心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开凿这条路再怎么重要,也不能眼睁睁地看一个弱女子葬身在这大山之中啊!
  于是他答应护送迷路女子出山,可万万想不到那女子一会儿扭伤了脚,一会儿刺破了皮,硬要黄善人背着她下山。黄善人一句怨言也没有,就将她背下了山。
  下山后,铁拐李变回了原来的模样,对黄善人说:“我明天要来
  接你上天去,与你同列仙班吧!”可黄善人说:“还不行,我要把这条路修好,才能跟你走!”铁拐李顿时哈哈大笑,笑声未落,铁拐李就不见了踪影。第二天,黄善人依旧来到山上开路,但奇怪的是好像没费气力似的,一连凿出好几个石级。黄善人直起腰来,突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一条又平又阔的石梯已经从山脚直铺到山顶了,铁拐李正笑嘻嘻地迎面走来。黄善人忙说:“仙长留步,容我刻上‘百步云梯铁拐李造’的字样留个纪念,可好?”铁拐李说:“不必,不必!仙不图名!你快跟我走吧!”说着便拉住黄善人的手共同驾云而去。后来,有个游方僧人,见百步云梯扼前后山咽喉之地,猛生恶念,谎称这是他献资营造的,要一切过往行人统统丢买路钱。
  于是触犯了佛门清规,玉帝差遣金甲神,一鞭就把他打成了一块石头,人们称之为“老僧入定”。
  百步云梯又称“一线天”,从这里通过的时候,仰头只能见一线青天,故称一线天。过“一线天”,登数十级,回首再看,可见三座参差不齐的小石峰相拥而立。
  峰巅似剑,纯石无上,峰上奇松挺拔,形态各异。每当云雾缭绕,峰尖微露,似海中岛屿,人们又喻为神话中的蓬莱仙境,故取名“蓬莱三岛”。
  下鳌鱼峰便是天海,天海位于黄山前、后、东、西海之中,为黄山之中心位置。
  天海为海拔约1.6千米的高山盆地,从光明顶回望,有一览众山小之势。当周围群峰没在云海之中时,此处却是一片晴空,每当云雾出现,云天一色,巍巍壮观。这里生长160多种植物,四季都有花开,景色非常优美。
  Ⅳ 安于黄山的故事与传说
  黄山的传说:
  有一年腊月二十五,玉帝和众神正在观凡,忽然有一位神仙来报:“玉帝,轿前有两个小神求见。”玉帝今日十分高兴,便传二神前来。一位小神来到轿前说道:“当年那弼马温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放走了天马,掌马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群天马收回。
  寻到宣化县境内时,发现了他们,当时宣化县还是一片茫茫大海,天马正在兴风作浪,龙太子正在拽一位美女。李天王见状,大喝一声:“龙太子住手,你私自逃出龙宫,残害民女,今日本王特奉玉帝之命,前来处罚你。”李天王一挥手,那一半黄山立即把那三匹天马压在山南。
  龙太子现出原形,成了一条小白龙,被压在山北。此时它已能脱化人身,给自己起名“黄伯羊”,周围的居民常看见崖洞里有个影儿,有时像人,有时像羊,洞口常往外冒浓雾,人们就给那个山洞起名为“黄羊洞”。
  天长日久,人们发现黄羊洞口一拉雾,天就下雨,十分灵验。因此,人们每逢干旱就到黄羊洞下烧香,摆供,向黄伯羊祝寿,一祝就下,百祝百准。黄伯羊在山上修行,给周围的百姓造福不小,后来它成仙上了天,人们为了纪念它,就把“龙马山”改成“黄山”了。
  黄山的故事:
  排云亭前右侧,有二石如一双鞋,整齐地放在小峰台上,似在晾晒,故名。“仙人晒鞋”和“仙人晒靴”,共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黄山左数峰的仙都观住着老道道玄和徒弟太清,松林峰上的紫霞宫里住着道姑炼玉和徒儿妙真。
  两座道宫中间隔着一道鸿沟西海峡谷,加上道规森严,他们老不相往来。一年冬天,山中大雪,仙都观里断了火种,道玄只得叫太清到紫霞宫里去借火种。当太清来到紫霞宫里,就见到妙真,两人一见如故,谈起话来,非常亲热。
  从此两人每天打柴、担水,便到一起谈心,渐渐地砍的柴就少了。 担的水也少了。这样,事情不久都 被双方师父发现,他俩都受到师父的严厉斥责。还规定今后打柴、担水,以两峰交界的沟涧为界,越界了,就用道鞭、神杖打杀。此后两人在一起说话就很困难了。
  一次趁双方师父都下了山,便偷偷见面,并商定今后;太清在山门前晒靴,晒鞋来幽会。一天,两人正甜蜜幽会,不料双方师父突然回来,事情败露,他俩将要受到严厉惩罚。他俩想来想去,最后横下了一条心:“生不能在一起,就死在一起吧!”
  两人携起手,从悬岩上纵身一跃,跳进了波浪滔天的云海。太清晒的靴子和妙真晒的一双鞋子都没有来得及收,日子久了,都变成了石靴,石鞋,就是如今黄山的“仙人晒靴”和“仙人晒鞋”。
   (4)与黄山有关的传说故事扩展阅读: 
  黄山简介:
  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华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黄山景区荣誉:
  1990年12月12日,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黄山的评价是: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公元16世纪中叶的“山水”风格)曾受到广泛的赞誉,以“震荡国中第一奇山”而闻名。
  黄山代表景点:
  四绝三瀑黄山四绝,是指中国安徽省黄山的四种独特景观。分别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三大名瀑:“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
  奇松即形态奇特的松树。最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望客松、送客松、探海松、蒲团松、黑虎松、卧龙松、麒麟松、连理松,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
  Ⅳ 黄山的历史故事,和传说故事
   出自传说。相来传唐太宗率兵30万,源离开长安远征辽东。大军到达海边,太宗举目远眺,沧海茫茫,一望无边,看来此海难渡,不禁焦急起来。大将薛仁贵见状,心生一计:他请太宗进入海边的一座彩色营帐,命文武百官饮酒作乐。一时笙歌四起,美酒飘香。此情此景竟然使太宗忘记了忧愁,沉浸在欢乐之中。正在酒酣之际,太宗忽闻帐外有波涛汹涌之声,便急忙揭开帐幕向外张望。这才发现自己与30万大军正在乘船渡海,而且马上要到达彼岸。原来薛仁贵担心太宗因大海阻隔而放弃东征,便瞒着他指挥大军渡海。因为皇帝贵为“天子”,所以叫做“瞒天过海”(事见《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 
  Ⅵ 有关黄山的故事
  有关黄山的故事:
  相传,唐代玄宗爱妃杨玉环缢死于马嵬坡后,一缕芳魂即游到黄山,岛上金版童玉权女,仙子神姑,将她迎宫玉妃太真院。
  不久,奉玄宗之命,四处寻觅贵妃阴魂的道士亦风尘仆仆地赶到,并受贵妃之托请玄宗早日来此聚会。
  玄宗得知杨贵妃的行踪后,很快一命归天,魂魄来到这蓬莱三岛。同贵妃相见如故。从此,两人又在此过上恩爱的夫妻生活,终于实现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美好愿望。
   (6)与黄山有关的传说故事扩展阅读: 
  黄山不仅是一座美丽的自然之山,还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自古以来,人们游览黄山,建设黄山,歌颂黄山,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概括起来就是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五胜。
  黄山现有楼台、亭阁、桥梁等古代建筑100多处,多数呈徽派风格,翘角飞檐、古朴典雅,其中听涛居位于人字瀑前、紫云岩上侧,曾是张学良将军的幽禁之所。
  黄山现存历代摩崖石刻近300处,篆、隶、行、楷、草诸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尽有。字径6米,平字一竖竟长达9.4米,世所罕见。
  字体遒劲有力,潇洒自如,从200多米高的悬崖上顺势而下,气势磅礴。历代文人雅士在观赏美景的同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的就有2万多篇。
   

5. 黄山著名的传说故事

黄山不仅是一座美丽的  自然  之山,还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那你知道黄山著名的  传说    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黄山著名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黄山著名的传说故事:栽尾龙挂钱 
 太平人都知道,每逢  清明  节前三天到后七天这段时间里,太平很容易出现这样的天气:黑云翻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冰雹夹下,来得迅猛去得快,大约半个来小时,就很快雨过天晴。人们几乎不约而同地说:这是栽尾龙挂钱。栽尾子,太平方言是尾巴少了一截的意思。挂钱,清明上坟烧纸,挂用绵纸剪的钱帛。
 
 传说很古的时候,黄山北大门松谷溪上的老龙潭旁边,住着一对夫妻。因为无儿无女,年纪渐老,感到身边空落,很是孤凄。老奶奶说:“人家有儿有女,好不快活热闹。”老头儿说:“我们哪怕生一条蜥蜴也好。”老夫老妻的私房话,被老龙潭的老龙王听到了。他很同情老夫妻俩,要助他们一臂之力,好让他们老来有靠,就把潭底积存的龙子(卵)搅动飘浮起来。老翁挑水,刚好挑到了龙子,老奶奶吃了,不久果真怀上了孕。老夫妻俩高兴得不得了,心想要是个男孩,就有了顶门户、传香火的人,就不是孤老了,不再被人欺侮了;女孩呢,俗话说有女不愁嫁,招个半子,同样开门立户,不怕断了香火。老头儿整天捋着胡子乐,上狮子峰,下白云谷,采来龙盘参、灵芝草,给老奶奶煎汤补身子,家里大小事情,也不让老奶奶动手,一心一意伺候着老奶奶好生下白白胖胖的宝宝来。
 
 俗话说十月怀胎。老奶奶怀胎十个多月了,左等不生,右等不生。老夫妻自己感到奇怪、焦急;村里人也议论开了:不要是怀了个妖怪?这事让村里一个财主知道了。他琢磨:如果真生了妖怪,穷光蛋们是无所谓的,我这万贯家财,岂不被搅了!他马上花钱请来一个道士,让他住在老夫妻家紧边上,说是帮老夫妻俩镇妖驱邪;暗中告诉道士:如果生的是妖孽,当场就斩杀掉,不留后患。道士为了显示自己法力,自然照老财主的话去做。老夫妻俩也不知道是祸是福,  怀孕  老不见生,也很害怕,就由着道士了。
 
 算来时间已三年六个月了,这一天,老奶奶忽然腹中疼痛,孩子要降生了。道士闻知,连忙手持宝剑,站在旁边,口里还念着镇妖咒诀。谁知老奶奶生的不是孩子,却是一条二尺来长的乌龙,道士不由分说,手起一剑,一挥两段,老奶奶自顾不暇了,老头儿也呆愣了。两条,三条,直到第八条,都是龙,白的、花的、青的、黄的,都被道士一剑一条,砍为两段。老奶奶已经生下八条,尽管不是人形,可已经怀胎三年六个月了,是自己生下的骨肉啊。自己现在无能为力,都被那道士杀死,那心痛啊,又难舍又难忍,又痛恨又恼怒,可肚子还在痛呢,只是哭着双手用力抓住床沿。老头儿守在旁边,眼前老伴吃尽千辛万苦生下的八条龙,都被道士砍成鲜血淋漓的十六段,想起自己三年多来,为了老伴生下胖宝宝,攀悬崖,下险谷,冒着生命危险采摘灵药,眼前,老伴生下八条小龙,是自己的儿子啊,明摆的是龙啊,怎么会是妖怪呢!满心的疼痛,满脑子的愤恨,可是一辈子受苦,只化成嚎啕大哭,老泪纵横。看老伴那痛苦的样子,很可能还有生,无论如何也不许道士砍杀了。
 
 果然,老奶奶又生下一条乌龙来。道士又举起剑来,老奶奶撕心裂肺地喊起来:“不要斩了!”老头儿带哭带吼起来:“积点德吧,不要斩了!”同时用手去挡道士拿剑的手。道士也吃惊了,手又被挡了一下,一剑下去,偏了,只削掉小龙的尾鳍。小乌龙一个机灵,从窗户飞了出去,在丹霞峰上绕了一围,钻入了峰下的铁线潭里。这里老夫妻俩虽说生的九条龙没落下一条龙,可心里总还有个想头:总算还留下了龙儿子。但是那个恼恨啊,你财主,你道士,我跟你何冤何仇,你们为什么容不下我们的龙儿子!满腔愤恨,也只能压在心底。老财主照样欺凌,村里有些人也冷言恶语,这些都像乱箭穿心,可怜一对老夫妻,不久都郁闷含恨去世了。
 
 那栽尾龙在铁线潭里一天天长大了,他知道自己的来历,知道了自己的生身父母是十分善良的人,是为什么死了,所以常常到老龙潭来察看,搞清了老财主、道士的罪恶,一些村人的坏心肠,不禁一阵热血上涌,怒火喷发。他弓身跳起在半空,用力翻滚,尾巴用力搅动,顿时黑云翻涌,电闪雷鸣,狂风裹着暴雨冰雹,猛打下来。又有滚地风、龙卷风一齐发作,那老财主家,那道士观,和那说坏话做坏事的村人们家,屋瓦飞起,房梁折断,疝倒墙塌,家中物件财宝流淌精光。栽尾龙他这是为父母亲报仇,为八个哥哥雪恨,行动有些过火,人们认为他作了孽,所以叫他“孽龙”。但穷苦百姓却如实称他叫“栽尾龙”。
 
 栽尾龙每年清明时节,不在清明前三天,就在清明后七天,一定到老龙潭父母坟前上祭。来时总会顺带教训一番那些害人的人,做坏事的人,那就是狂风大作,大雨倾盆,简直是山摇地动,天翻地覆。有时揭掉一些屋瓦,拔起一些树木,太平地区一年中最厉害的狂风暴雨就在这个时候,来得猛,去得快,半个小时左右。雨过后,天气立即就晴朗了。
 
 传说有人见过,清明时节狂风暴雨过去,老龙潭旁栽尾龙的父母坟前,总有一对欢蹦活跳的金色鲤鱼,那是栽尾龙孝敬他的父母亲的。
  黄山著名的传说故事:仙源北门的铃子山 
 人要是爱护  动物  ,救助了动物,动物跟人一样,同样会跟人亲近。这个故事就是人救助动物,动物变人报恩演化出来的故事。
 
 却说从前有个青年猎人,名叫黑牛,为人诚实善良,勤劳勇敢,二十七岁了,还是孤身一人。一天天晚从山上回家,又累又饿,不免又想起自己孤身,要是有了妻子在家,茶饭肯定已经搞好了。谁知当真,到家推门一看,果然见锅上冒着热气,掀锅一看,饭菜已经备好,冒着阵阵扑鼻香气;摸摸茶壶滚热,茶也已泡好。是谁做的呢?姑妈?姑妈可在三十里以外,怎么做好了饭菜,天很晚了,她还走了呢?除了姑妈还有谁呢?黑牛再也想不出什么人有这好心,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吃了再说。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到姑妈家一问,姑妈没去,姑妈留她吃早饭也不吃,掉头就走。打算今天一天不干事,非得搞个水落石出不可。奇怪,快到家门,屋上烟囱又冒烟了。他轻轻从窗孔往里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个貌若天仙的姑娘正在烧饭。他又惊又喜,急忙进屋,拱手道:“不知姑娘是何方仙女,来这为我做饭,实在感激不尽。”那姑娘满面通红,道:“恩人快别这样。”黑牛又惊讶了:“我与大姐素不相识,此话从何说起?”姑娘道:“恩人可记得去年救过一只小花鹿吗?”黑牛这才想起,去年有一次进山,眼看一只花豹子正追一只小花鹿,一只利爪已经搭上小花鹿后胯了,黑牛忙弯弓搭箭,一箭正中花豹咽喉,那花豹大吼一声,倒地抽脚就死了。小花鹿对着黑牛连叫三声,仿佛表示感谢,然后忍痛瘸着躲进了树林。黑牛道:“难道………”姑娘倒也大方,说:“我本是那里山神之女,名叫灵芝。那日险遭花豹毒手,亏了大哥救我,今日特来感谢。”
 
 黑牛高兴极了“啊,原来是这样。”
 
 姑娘又道:“大哥如不嫌弃,我就做你的妻子,为你烧锅做饭,洗浆补裢。”
 
 黑牛大喜,连忙躬身道:“我正求之不得,这我倒要感谢姑娘了。”于是二人做了夫妻,和和美美,黑牛进山回来,再也不担心吃喝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天,黑牛进了山,灵芝姑娘在家屋旁河里洗衣服,突然来了一队人马,其中有一顶大黄伞下,一匹高头大马上坐着一个人。原来是皇帝赴黄山经过这里。那皇帝在马上看到灵芝貌若天仙,就叫随行太监总管前去劝说灵芝,跟回皇宫,要选她做王妃。灵芝一听,又鄙视又气愤,又不可能随便发作,只道:“我是有夫之妇,怎么可以呢?”那太监头子直把皇宫说得怎么漂亮、怎么富裕、王妃怎么威风,正喋喋不休罗嗦,灵芝正没  办法  之际,只见黑牛扛着一只老大的死虎往门口一丢,十分魁武的一条汉子。灵芝见到黑牛,心下踏实了,道:“你们且等一会儿,我丈夫回来了,待我说服丈夫,安排交代一下,就随你们走。”太监头子跟皇帝这么一说,皇帝心想:“谅一个山村野民,能作什么大怪!”就同意了。
 
 黑牛、灵芝进了屋,掩上门,灵芝忙道:“你快把缸里米倒下,撒到后边竹园。我收拾一下,咱们跑。”黑牛道:“怎么跑,跑到哪里都是皇帝的  天下  。”灵芝道:“你快去吧,我自有办法。”黑牛量了米,有一斗,见白米撒进竹园,深感可惜,只撒了一半。这时外面又催了,灵芝马上拉着黑牛,从后门跑出,只顾往前跑去。那皇帝久等不见影子,叫进门拉人。进门一看,后门大开,早没人了。一出后门,只见几十个无精打采的人挡着,怎禁得皇帝的随从们一阵砍杀,发着喊,紧紧追来。
 
 灵芝已经气喘嘘嘘,一问黑牛,米撒了多少,黑牛说只撒了一半。灵芝叹道:“难怪他们来得这么快,可怜那一班人马肯定没了。”后面喊声越来越近,看看不一会就要追上了。灵芝道:“你们无情,我也顾不得了。”将手中的一只宝铃往后面空中一丢,霎时黑压压一座大山从空中压将下来,不偏不歪,,正好把皇帝一班人马压在底下。这座山就是仙源北门外的“铃子山”,嘉靖《太平县志》上标为“亭子山”。太平方言,亭、铃、灵,是一个音。
 
 灵芝、黑牛跑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跑进黄山,所以黄山的灵芝草很出名。
  黄山著名的传说故事:父子山与夫子山 
 黄山东北、与轩辕峰相对的夫子峰,原先名为父子山,后改为夫子山,最后才叫夫子峰。说来却有一段  神话故事  。
 
 却说很早以前,杭州城内有个姓肖的富商,唯一的儿子得了个不烧不冷不吃不喝只是闷头睡的怪病,遍请名医,均皆无效。肖员外只得悬高赏求医:“治愈小儿病者,愿以家财一半为酬。”
 
 一日,来了个年届七十、头披白纱,身穿白衣的老媪,揭贴上门。员外开初不信,老媪笑道:“让老身看看如何!不要分文。”员外见她通身整洁,就领到儿子房中。老媪坐下细细把了一会脉,说也奇怪,他儿子竟睁开眼坐了起来。老媪又轻轻对他说了些什么,孩子竟然全好了,下床吵着要饭吃。员外喜得什么似的,连忙一改先前态度,待老媪如上宾,挽留多住几日,以见儿子康复情况;同时要实现诺言,分一半财产。老媪微笑道:“你小儿病已经痊愈,永不再发。我和他有缘份,你只要多多积德行善、广施善事,你的诺言我就心领了。”员外觉得应该一诺千金,岂可食言。老媪笑道:“如你真有这个诚意,以后可到西方黑多山找我。”说罢隐身而去。员外这才知道仙人搭救,连忙跪地叩拜。
 
 光阴似箭,一晃几年,儿子渐渐长大知事,常常念叨老媪医术,要追随她学医济世。员外见儿子存此大愿,想起老媪说与他有缘份,自己也觉得广有浮财没大意思,于是把预定作医酬的一半家财散开救了穷人,另一半折为盘费,陪儿子去找那老媪仙人去。于是,依照老媪的指点,往西方找黑多山。一路打听黑多山,都无人知道,后经一个道人解除,原来就是后来改为黄山的黟山。
 
 父子二人到黄山后,晓行夜宿,访问一位戴白纱穿白衣善治疑难杂症的七旬老母,都说不曾听说。父子二人并不灰心。一日来到轩辕峰下,只见一座茅屋,门口挂一条白毛巾,父子二人肚饿力乏,正好买点饭食。进屋一看,只见桌上饭菜热气腾腾;靠墙一张宽床,两只枕头,却不见主人。父子二人累饿已极,吃了睡了再说,然后算钱,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体面了。吃饱以后,有了精神,肖员外好象悟到了什么,这饭菜、床铺好像是谁给特意安排的;山里无风,那门口的白毛巾却朝一个方向飘动,莫非就是老媪仙人在指点?叫儿子早早安歇,养好身体精神,明早起来赶路。第二天早上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父子二人饱餐一顿,然后拜了四方,感谢管待的恩德。
 
 说也奇怪,父子二人开门走出来,见那挂着的白毛巾向前飘着走了,父子二人便紧紧跟着白毛巾,走着走着,前面有几十丈高的悬崖石壁挡住去路,但见白毛巾悠悠向右飘去。这时,大石壁化成一只特大乌龟,张开一张大红嘴要咬他们,父子二人吓得连滚带爬。实在无法再跑了,就跪地大喊:“老妈妈,您在哪?救救我们吧!”喊声刚停,乌龟没了,高山变得十分秀丽。对面山顶出现了一个光环,光环中,现出头戴白纱巾,身穿白布袍,手托白净瓶的观音老母,原来就是给儿子治病的老媪。富翁心想:“此行吃尽苦头,总没白来,我儿是观音大士救了命,我们就随观音大士普渡众生去吧。”此念一出,观音菩萨手执柳枝洒净水,念:“随我来吧。” 父子二人立时变成朝轩辕峰微倾的一高一低两座山峰 ,后人呼为“父子峰”。峰下曾建太白书院,南宋理学家朱熹曾在此开坛讲学,故又改叫“夫子峰”。对面轩辕峰上有神仙洞,供奉观音菩萨。洞下在唐代天宝六年(747)建有“福固寺”,供奉观音为主座,香火极盛,最多时一天之内有两千香客,徽宁池三府的信士弟子都来敬香。现今已废弃。
 
    
 
 
 
 猜你感  兴趣  :
 
 1. 关于黄山的神话故事 
 
 2. 黄山历史传说故事 
 
 3. 关于黄山的神话传说 
 
 4. 黄山神话传说 
 
 5. 黄山的神话故事 
 
 6. 关于黄山的神话故事

黄山著名的传说故事

6. 黄山有什么传说故事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那你知道黄山有什么  传说    故事  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黄山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黄山传说故事:文殊台和猕猴酒   
      凡到过黄山玉屏楼的人,都必然要以迎客松为背景拍纪念照,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就在拿相机拍的人的右边悬崖边那一块老大石头——文殊台,却有一个十分美妙的佛教玄美故事和黄山高僧普门大师的来历传说。
   
      先从佛教文殊菩萨说起。佛经《文殊顺利涅磐经》说,文殊是释加如来佛的大弟子,原本是古印度舍卫国一个婆罗门贵族公子,看破红尘,弃家随释加牟尼学道,修成了菩萨。后来云游到山西五台山,五台山就成了文殊菩萨圣地。
   
      为什么在玉屏楼前,迎客松旁有个文殊台呢?原来文殊菩萨曾来黄山选择道场。来到玉屏峰上,见左天都,右莲花,纵目开阔,风云绝妙,打算在这里开山建寺。特别是峰前有巨石一块,简直是绝佳打坐处,随即走到石边准备打坐休息一会。谁知刚往上一坐,岩石就被坐陷下去尺把深,石下轰轰作响。文殊见状,觉得自己身重,此地尚不宜,立即拔脚就走。文殊的坐骑是青狮,他就把狮子峰作为他的永久宝座了。
   
      文殊来黄山不知何年何月的事了,但玉屏楼处原来就有个“文殊院”,是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八月,由高僧普门禅师建。几兴几废,崇祯十年(1637)失火、咸丰十一年(1861)兵火,1952年冬失火,1955年才在原址起建了玉屏楼。
   
      普门法师是在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来黄山的,入主朱砂庵即后来的慈光寺,万历三十八年(1610)普门进北京找到万历皇帝明神宗,得到神宗皇帝、太后、皇后许多赏赐,于是有了起造文殊院的资金。
   
      普门禅师俗家姓奚,名淮安,陕西眉县人,在五台山出家。入佛门受戒后,为求证佛法,30多年间,奔波于五台与少林、太行、伏牛、普陀等名山禅寺。怎么忽儿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来到黄山就没离开黄山呢?这有个神奇的故事传说。
   
      却说普门在五台,一天他参禅至深夜,似梦非梦,见两个童子飘然来到座前,道:“我等乃文殊左右的金童玉女,奉法旨特来请大师前往  天下  第一奇山,文殊古道场一游!”普门心中升起一股虔诚之意,当即随两童子腾云朝东南而来。须臾,只见一座奇峰叠起的大山,只听两童子道:“已到文殊古道场。”便一齐降落在玉屏峰前:“这里就是大师开创名山、弘扬佛法的胜美宝地。”普门一看,只见群山环抱、云光缥渺,前面还有一座天然岩石宝座,云光中仿佛见文殊跏趺的庄严宝相。童子指道:“这便是文殊菩萨打坐处。”普门对石座十分恭敬。童子又道:“这里也是你将来打坐修炼处。”说来也怪,普门对云光中石座上文殊礼拜毕,文殊妙相便不见踪影。两童子接着说:“请大师升登法座演说佛法,此岩是白云缭绕金刚体,紫石形成玉作基。”两童子左右扶持,普门毅然升座,眼前云涛汹涌,足下群山拱服,境界广阔,心底洁净,他想:“我能得此一片宝地,常年修行,虽在云山,也胜过极乐世界了。”正想着,突然被两童子用力一推,大叫一声:“不好!”惊醒过来,一身冷汗,佛前油灯正明,听时正交五鼓。普门回想梦中,如在眼前,心下暗计:两童子点化,我已不宜在五台山,应去寻找梦中仙山重开道场了。不久,即告别了五台,随身携带衣钵禅杖南行了。
   
      却说普门辗转数千里遥,拜过无数名山,没有一处能与梦中景象相合。一日来到黄山,挂褡朱砂庵(今慈光阁初始之名),庵主见普门仙风道骨,不同凡俗,提出请普门当住持。普门一心要寻找梦中仙境,就说出了自己的心思:“如果在此山寻到梦中仙境,修建佛家丛林,乃是本愿。”于是每天都身背干粮,手柱禅杖,攀岩越岭,拽藤顺葛。一日,过天门坎,爬小心坡,穿一线天,钻转身洞,猛一抬头,见一巨大苍松正在头顶,这气象已是不凡。待登上平台,见玉屏峰前狮、象二石左右分列,已是吃了一惊。回过身来,那文殊台赫然眼前,梦中景象成为现实,当即如醍醐灌顶,明证了因果。随即合掌对空,默默祝祷,然后如梦中一般登上文殊打坐处,打坐参禅,元神悠悠,又不同五台。心中默默立下大愿:以朱砂庵为丛林,于此处建文殊院为独修处。
   
      职工 “一线天”下,两峰之间,有一座长4米,宽2米的单孔石桥,原名断凡桥,后名渡仙桥。传说普门上玉屏,仙人在此点化伐松搭桥,后即在此搭建了石桥,留下一个美丽传说。
   
      找到了梦中福地,心下释然,认定募化扩建朱砂庵,创建文殊院。回到朱砂庵后,即应承了当朱砂庵住持,改朱砂庵为“法海禅院”,日渐一日,僧众渐多,名声远震北京皇宫。
   
      万历三十八年(1610)秋天,普门进京,参见了万历皇帝、皇太后和郑皇后,得到他们佛牙、金佛、七层万佛塔和300两白银等厚重赏赐。万历皇帝又敕额“护国慈光寺”,法海禅院重新更名,逐渐成为黄山佛教寺院中的四大丛林之一。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八月,普门即在玉屏峰下,修建起石墙体的文殊禅院,由晦昙和尚住持。普门自己虽为慈光寺住持,可是心中印下了文殊台,常来文殊院诵经参禅。文殊院成为慈光寺支寺。
   
      因为普门在五台山梦见了玉屏峰前文殊台和文殊妙相,所以文殊台又名“梦像台”。
   
      却说普门和尚不仅是个得道高僧,也是个棋艺高手,方圆百里喜欢  下棋  的都曾与他对奕,但都不是他的敌手,只有桃源水帘洞一个白猕猴,两下可以不分胜负。
   
      这年春天“  谷雨  ”过后,黄山春色渐浓,风光渐美,游山的人多了起来,文殊院香火也兴旺起来。那徽州府的臧知府极好下棋,棋艺也算不错,曾找多人较量,对手里不乏高手,可都因为他是知府,都让他几招。那臧知府便眼里无人,自以为打遍天下无敌手。听说普门棋艺高超,就想跟他杀几盘。这天,带着一班衙役也上文殊院来了,派人传话,要和普门拼杀。那普门正在和白猕猴严阵对峙。那臧知府一看这局势,便心痒手急,一把就拉开了白猕猴,接着就杀。这种狂妄不礼貌行为,普门道行高深,心中也不免生憎,便让了一招。但那臧知府不但看不出这是普门的礼貌行为,反而出言不逊:“久闻法师棋艺高超,怎么就这样轻轻松松让本府轻取一局,哈哈哈。”那哈哈,那神情,分明又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普门微微一笑:“大人,此言谬矣。古人云:‘强中自有强中手’,赢我一局算不了什么,我可以请我师父出手。”臧知府环顾左右:“好好好,你师父在哪?请出来我好请教。”可心中暗道:他师父看来也是平常之辈。普门挥手一招,臧知府顺眼看去,只见那白猕猴早已跳到眼前,两眼对知府直闪直眨。那知府见是个猴儿,心中直冷笑:一只畜牲,能有多高志气。可是下吧,居然是与猴儿对手,不下吧,话已说出了口,只得硬着头皮。那白猴虽不说话,可那眼看臧知府,看普门神情,心中却透亮得很。棋子布好,局势一开,白猴儿可不知道讲面子,招招辣手,步步进逼,杀得臧知府节节败退,毫无反攻能力。不多几个回合,臧知府的“帅”就被钉在那里,死了一局。臧知府输棋却输不起面子,硬说猴子毛手毛脚,赖帐不算。不算就不算,摆局重开盘。第二局更惨,没几招,臧知府便被逼进死宫,动弹不得,像大虾进了汤锅脸红心急。
   
      谁知那猴儿却唱了起来:
   
      知府下棋玉屏前,给脸不要耍骄蛮。
   
      盛气凌人不知丑,可笑牛皮吹上天。
   
      那臧知府连连惨败,心中窝火,正无处发作,这下抓到把柄,立即变脸道:“猴子说话,定是妖孽。普门不守清规潜心修道,却与妖孽为伍,坏了佛门清规。来人,与我将普门与妖猴锁了带回衙门审问治罪。”
   
      说时迟,那时快。衙役正待动手,只见普门拉起白猴“飕”的一声,便腾空飞往桃源水帘洞去了。臧知府恼羞成怒,下令放火烧山。可那山高,又无什么杂草灌木,火根本无法烧进水帘洞。于是又下令封山,要困死饿死普门和白猴。臧知府可真狠毒,一封就封了两个月,满以为普门必死无疑,便撤了封山衙役。
   
      普门的徒弟和山上山下僧众都以为普门已不在人世,谁知衙役一撤,普门便飘然回来,而且满面红润,身体康健。大家就问:“师父两个月来在那洞中吃什么?何以这般康健?”
   
      普门笑道:“我吃的这桃儿,喝的就是这桃儿做的酒。”说罢,便从衣袋里摸出几个桃儿。大家一看,原来就是山中一种藤上结的,成熟了,甜中带酸,很好吃。又解下一个小葫芦,让大家尝试一下那酒的口味,果然味美无比。普门接着说:“这桃儿都是猕猴在桃儿成熟时采进洞的,贮藏过冬,又用这桃果酿酒,所以我才吃喝不愁。因为这果这酒  营养  丰富,所以我的身体反变  健康  了。”普门这话这事实,直让大家啧啧称奇,称赞不已。
   
      因为这桃是猕猴发现、采集、贮藏的,所以大家就叫它叫“猕猴桃”,酿的酒便叫“猕猴桃酒”。
   
      从那以后,普门便不食人间烟火了,渐渐人们也不知他到哪里去了,但却给黄山留下了许多佳话。
         黄山传说故事:罗汝芳与仙人观榜   
      黄山后海,有许多奇景妙迹,像仙人峰上的关公挡曹,宝塔峰上的三尊大佛,骆驼峰下的天鹅孵蛋,书箱峰上的叠叠天书,无一不令人一见叫绝,百思而不得其解。尤其是飞龙峰上的仙人榜,传说更加神奇。
   
      仙人榜此景怎么看方便呢?从清凉台下北海,或从北大门进山,到“仙人铺路”处,抬头北望,飞龙峰有一块长方形的巨大石片,如同悬挂在那悬崖峭壁上一般。石片微黄色,与周围的丹崖、石柱、青松、白云相辉映,显得格外突出。远远看去,那仙人榜平正光滑,上面好像刻着一行行篆书文字,若隐若现。而那字形似乎又古怪离奇,难以辨认。相传那是古代仙人游览黄山留下的神迹。
   
      更离奇的是,仙人榜正南对面宝塔峰下,有座巨大的石头形成的仙人,形貌岸然,衣冠楚楚,正昂首遥看那仙人榜,于是形成了这有名的、令人难解其妙的一处奇景妙境。
   
      这个名景却又有一个联系着真人真事的离奇故事。
   
      却说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人罗汝芳(号近溪),是嘉靖甲辰年(二十三年,1544)进士,钦点为宁国府太守。唐宋元明以来,黄山属太平,太平属宁国府,罗太守自是关心黄山。罗太守酷爱  书法  ,松谷庵的匾额“东土云山”,就是他的手笔。罗太守又酷爱探奇走险。他早就听说“仙人观榜”的传说,既当了宁国府的太守,不能放弃探研“仙人观榜”奥秘的机会,谁知几乎丢掉性命。
   
      一次,罗太守因公来太平,公务余暇,  自然  少不得游览黄山,搜奇揽胜,曾两上黄山。罗太守是个学问家,公务、游览都不烦拢地方官员,只身与随从,背着干粮,带着银两,写有《重登天都峰》《观天都夕照》等绝句。
   
      《重登天都峰》绝句云:
   
      两拜天都峰顶峰,风云万派起虬龙。
   
      乘风便欲归天上,觅取蓬莱归旧宫。
   
      《观天都夕照》绝句云:
   
      云敛长空夕照开,黄金万叠拥层台。
   
      山灵可是还留客,我欲长歌归去来。
   
      可见罗太守十分爱黄山,对黄山的风物景观观察如此细致,描写如此传神,把自己的情感和黄山神韵融为了一体。
   
      罗太守游览黄山,心中总不忘“仙人观榜”。他作好了准备,也带足了银两,其他景观均可近观远望,唯这仙人观榜要下一番功夫。他先花钱请人买好杉木、毛竹,修好栈道、阁架,以便方便上下,把仙人榜所有地方都仔细考察到,揭出其中奥秘。谁知那榜上文字似有却无,若现却隐,罗太守费了不少功夫,刚刚辨认出个繁体仙字。忽然间,天昏地暗,飞砂走石,电闪雷鸣,风雨大作,霹雳一声炸响,把那“仙”字击去。那电火把仙榜周围烧得个乌焦巴黑,把那竹木阁架顷刻变为焦炭。罗太守站的位置离栈道不远,狂风大作之际,见情况不妙即踏上栈道,准备下来。刚上栈道两步,那阁架即如一堆焦炭一样,稀里哗啦塌了下去。罗太守顿时面如土色,赶紧下了栈道。神魂甫定,看那榜,颜色又如雷击之前一般模样,方信天机不可泄露,凡人岂可随便窥探天机。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去辨认仙人榜上的字了。
         黄山传说故事:有功不傲的胜虹桥   
      从谭家桥北行,过了感梓里不远,就在黄帝源景区大门边,横跨麻川河的那座桥,名叫胜虹桥,是黄山区现存古石桥最长的一座,长117.2米,宽8米,高10米。为什么叫胜虹桥呢?因为他建有7个孔,象征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
   
      一座石桥,怎么说它“有功不傲”呢?这里面有个人的故事。
   
      这桥建于明末清初,据谭家桥镇新洪村程氏宗谱记载,是清初康熙年间(1622—1723)感梓里程姓名程源的独个儿捐资建造的,一共花了7年时间,耗费银子10万两。
   
      这座桥不但是黄山区前身太平县  历史  上所造的最长的一座桥,又是个人捐资耗时长的一座桥;不但方便了麻川河这一带两岸的老百姓,更是太平南线与徽州、旌德交通的重要桥梁。鉴于这座石桥建成后的历史功绩,竣工后,地方上一致要求为他在桥上立碑。程源推辞再三,勉强立碑记了这一件事。在碑的两边还刻了一幅  对联  :“二山通佳气,一桥落彩虹”,说出了这桥沟通了黄山与九华山的“佳气”,描画了它的壮观气象。
   
      忽一日,来了一位须眉已然灰白的崔姓老先生,先托人捎话给程源,商谈买桥的事。程源觉得蹊跷,怎么会有人要花银子买这座桥呢?莫非有  精神病  么?
   
      正乱猜间,那崔老先生已经来到家中。一看,哪有精神病的样子,只见肤色红润,目光有神,面带微笑,举止大方。一见面,便抱拳当胸:“这位敢是程源先生吗?你独立捐资,造出此桥,其功大矣,其名彰矣。某薄有家私,愿以白银10万,买断此桥,先生允否?不过那碑可就要重新立过了。”
   
      程源是何等样人,所谓“听弦歌而知雅意”,尤其是那要重新立碑一句。程源当下热情邀引崔先生到正堂客座,命家人沏茶,又命备酒。那崔先生也不推辞,笑吟吟安然高座,看着程源安排指挥。程源轻轻唤过一个年轻力壮的家人耳语几句,那家人吃惊而迟疑,程源果断挥手令他退去。回头来重新招呼、寒喧,说些“久仰”的话,知道那老先生原来是甘棠崔家一得道高士。那崔先生复又提出买桥的事,程源无言以对,道:“这事好说,待会饭后,到桥上再议。”那崔先生也不谦让。酒饭过后,程源前引,去桥上面议“卖桥”之事。来到桥中段一看,那块五尺多高的大记事碑,已经碎成几块。二人看罢,相视一会,朗朗大笑。
   
      崔先生说:“先生果然高风亮节,性情透明,适才在先生府上,见先生之行动,我已了然于胸矣,可敬可敬。”
   
      程源道:“不才原无此心,乡间邻里盛情难却,一时糊涂。既已慷慨为地方解囊,何在一点虚名勒碑呢!且为乡里尽绵薄之力,当是程某责无旁贷之事,何足挂齿。多蒙先生及时点破,程某三生有幸。”
   
      从那以后,桥上的记事碑就没了,是程氏宗谱后来补记了。但太平县地方官府后来上奏朝廷,在桥南头建了“乐喜好施”石坊一座,直到1958年时拆毁。
   
      现在这座桥仍然发挥它的历史作用,不仅使“二山通佳气”,而且是黄山与安徽省会合肥之间103省道上的一座十分重要的津梁。
      
   
    猜你感  兴趣  :
   
    1. 关于黄山的神话故事 
   
    2. 黄山历史传说故事 
   
    3. 黄山的神话故事 
   
    4. 黄山神话传说 
   
    5. 关于黄山的神话传说

7. 黄山传说故事

  黄山,古代称为“天子都”,因为它雄伟秀丽,又神秘莫测,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那你知道黄山  传说    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黄山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黄山传说故事:猴子观海   
      猴子观海也叫猴子望太平,猴子为何要望太平呢?这里面有个故事:原太平县城,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户叫赵德隆的书香人家。女儿名叫掌珠,生得聪明美丽。离仙源村不远的黄山北海深处有一个洞里,有个灵猴,在山中修炼了三千六百年,会三十六变。一天,灵猴见到掌珠生得俊俏,顿生爱慕之心。灵猴就变成一个白面书生,自称是黄山寨主孙广文的公子孙俊武,于傍晚来到赵家门前,以天色已晚为由,要求借宿一夜。赵家老夫妇见他长得俊秀,衣着华贵,斯文有礼,便信以为真,高兴地留他住宿,并设宴招待。酒饮三杯后,孙公子便向老夫妇陈述掌珠的爱慕之情,央求纳为婿,发誓侍奉二老颐养天年。老夫妇一听这甜言蜜语,心中非常喜悦。经与女儿商量,掌珠对才貌双全的孙公子也早八分欢喜。次日一早,老夫妇回了孙公子的话。孙公子听了欢喜若狂,差点露了原形。灵猴回洞,思念掌珠心切,急忙把大小猴子都变成人,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仙源赵家迎亲。掌 珠被抬到洞府,只见陈设富丽,宾客满座。夜深宴席散,孙公子被宾客拥入了洞房。一觉醒来,掌珠发现孙公子长了一身绒毛,大吃一惊。原来,孙公子酒醉,现出了猴子原形。掌珠非常恼恨,乘灵猴烂醉熟睡之机,向外逃走,直奔家中。灵猴酒醒后,知道自己露出了原形,惊逃了掌珠,便喝令众猴出洞寻找,追到山下芙蓉岭,也不见新娘的影子。灵猴自从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但又没有妙法可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后的悬岩,坐在石上,朝着东北方向的太平县仙源村呆呆地望着。年深月久,便变成了黄山如今这一石景。
         黄山传说故事:黄山的来历   
      传说有一天,浮丘公来见轩辕黄帝,发现他眉宇紧锁,郁郁寡欢,便关切地问:“尊敬的帝王啊,你为啥闷闷不乐呢?”轩辕黄帝长长叹了一口气,无限伤感地说:“清晨起来,我到溪边梳洗,面容倒映水中,这才发现我已两鬓染霜,胡须斑白,唉——,我老了,老了!”
   
      浮丘公说道:“世上万物有生必有死,你担忧又有什么用呢?”
   
      黄帝摇摇头:“我不是怕死。因我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没有办完,土地要开垦、河流要治理、禽兽要驯化、  植物  要选种----我可不能早死啊。”
   
      “那有什么  办法  呢?”浮丘公为难地说,“只有神仙才能长生不老。”
   
      “不错,”轩辕黄帝脸上露出了笑意,“我听说凡人只要吃了仙丹便能超脱凡尘,成仙不老。浮丘公,你快去给我找一个炼丹的仙境来。”浮丘公不敢违抗,只得领命而去。
   
      浮丘公走后,黄帝每天丢一粒石子在瓮里,瓮里的石子已经一千多粒了,就是说浮丘公已经离开了三年。这一天,轩辕黄帝放了石子,心里焦急不安,忽然容成子来报:“浮丘公回来了!”黄帝赶忙出门迎接,一见面来不及寒暄,便迫不及待地打问:“快说快说,事情办得如何?”
   
      浮丘公施礼道:“尊敬的帝王啊,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炼丹的地方,那真是个仙境。”
   
      “那地方在何处?”黄帝欣喜地问。
   
      浮丘公说:“江南有一群高山,只因山上多是黑石,我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黟山。”
   
      轩辕黄帝的高兴劲儿简直无法形容。他顾不得让浮丘公休息,第二天便带着浮丘公、容成子和一些臣仆起程上路,直奔江南黟山。到了那里,众人抬头看时,果真是个绝胜处。只见奇峰错列,拔地而起。一座座山峰千奇百怪,各具情态,真是“奇峰峰侧抽奇峰,怪石石上叠怪石”。大家正看得张嘴咂舌,惊叹不已。忽然,从山谷的一个洞穴中,飞出团团云雾,把眼前的美景遮掩到纱幕后面去了。轩辕黄帝看得正入神,不料想景致被云遮住,非常恼怒,就用手去撕云扯雾。说来也怪,那朵云竟顺原路像流水一般地流回原来那个洞里去了。众人惊疑不止。
   
      轩辕黄帝如痴如醉,也不用浮丘公引路就一直向山里走去。
   
      行不多远,只见一座山脚下有一个水池,池上笼罩着团团雾气,容成子蹲下身子用手掬水,那水竟是热的!浮丘公说:“我曾听说山中有一个仙池,一定是这个了。”轩辕闻听欣喜若狂,赶忙脱下衣服,跳进池中。池水不热也不凉,浴罢精力倍增,使人飘然欲仙。
   
      再往前走,忽然一群猿猴嬉戏追逐,它们嘴里都含着各种各样的花朵,聚集在一块巨石上,只听见一声呼啸,一道黄光,猴儿们都不见了。轩辕黄帝心中好生纳闷,便率众人追寻。哪里追得上?山里本来就没有路,遍地野莽,处处青藤,更加怪石狼牙,走不了几步就陷入绝境。黄帝不死心,又命容成子在前抡斧开路,跌跌撞撞一路寻来。爬至一座悬崖,只听谷中喧喧嚷嚷,低头一看正是那群猿猴,只见它们把采摘来的鲜花全丢在一个大石槽中。一块突石上,端坐着一只毛色雪白的老猴,几只小毛猴正在给它抚背搔痒。轩辕黄帝心想,这一定是个猴王。这时,那老猴王已站立起来,向山崖上的黄帝拱手行礼,嘴里还呀呀有声。黄帝正欲还礼,只听一声呼啸,那猴王及猴群又都不见了。
   
      浮丘公走到黄帝身旁,低声说道:“据传这山中有一仙辕,能腾云驾雾,来去无踪,刚才见到的恐怕就是它。”
   
      轩辕黄帝点点头,又领众人走下山来。忽然一阵阵醉人的醇香扑鼻而来。众人四处寻找,只见一个石槽中有半槽淡红色的水,香味正是从那里飘来的。容成子抢上一步,用手掬起饮了一口,不觉大叫起来:“仙酒!仙酒!”黄帝和众人一尝果然甘美,大家便狂饮起来。
   
      轩辕黄帝吩咐就在这山中垒石造屋。第二天,大家便分头去寻找最理想的炼丹的地方。他们攀山越涧,石头碰破了腿脚,荆棘扯烂了衣裳,走遍黟山所有的山峰,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地方。黄帝便吩咐浮丘公搭炼丹台,容成子砌炼丹炉,众臣仆们砍柴备薪。他自己却迫不及待地去找炼丹的药。
   
      炼丹需用九十九枝灵芝草,九十九根九节参,九十九对羚羊角,九十九朵玉露花,九十九个豹子胆,九十九颗无花果,九十九枚赤叶松,九十九片冰薄荷,九十九颗朱砂丸,再加上九十九滴甘露水。要把这些东西配齐可真不容易。然而,轩辕黄帝下定决心,炼不出仙丹绝不下山。
   
      黟山七十二座陡峭的山峰插入云中,有些地方连猴子也难上去,可轩辕黄帝却踏遍了每一寸山崖。带来的粮食吃完了,只好摘野果子充饥。那几个臣仆受不了苦,先后偷偷地跑走了。最后,只剩下轩辕黄帝和浮丘公、容成子三人。他们千辛万苦地过了九年,才找齐了各味药,只是缺少了甘露水。这时,浮丘公又病倒了,轩辕便把容成子留下来照顾他,自己又爬进深山。这天,他累得很,看见桃花溪里有块光滑平整的大石头,就爬上去休息。当他蒙蒙胧胧闭上眼,忽然听见山林里传来一阵叮当悦耳的仙乐。不久,他就看见从林中走出两只仙鹤,边走边舞。仙鹤后面,有一位白胡子,白眉毛的老翁,骑着一头雪白的鹿,正向他缓缓走来。他吃了一惊,赶忙起身施礼,向他打听何处有甘露。老仙翁笑而不答,只是掷下一块方巾。那方巾正飘落在他脚下。他定睛看时,见方巾上有二个字:丹井。黄帝欣喜若狂,一下子醒来,再看时,方巾不见了,原来是一个梦。他一骨碌爬起来,在脚下一块石头上打琢,找那眼丹井。岩石十分坚硬,凿了一天才凿了一小块石屑。黄帝不灰心,一直掘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凿出一眼井,井水甘甜芬芳,果然是甘露水。
   
      浮丘公闻讯赶来,他的病也好了,他们立即动手把各种药捣碎做成丸,然后升火开炉。
   
      他们整整炼了三年,原来准备的象山一样高的柴垛烧完了,炼丹台附近的树全砍尽了,浮丘公和容成子不得不到远处去砍柴。轩辕黄帝在炉前烧火,他把最后一块松柴填进炉膛,砍柴的还没有回来。眼见炉膛内的火渐渐小了,黄帝急得坐立不安。炼丹的火万一熄灭,那就前功尽弃了。他又一次抬眼望望山道上,还是没有人影。怎么办呢?黄帝便把自己的一条腿伸进炉膛里,这时炉火才旺起来。
   
      烧着烧着,炼丹炉内骤然一声巨响,射出万道金光。远山近壑都被照得通亮。浮丘公和容成子急忙赶来,黄帝还安祥地烧着他的腿呢。他俩把黄帝的腿拔出来,三人看看丹炉,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仙丹炼成了。
   
      那些半途逃走的臣仆,听见黟山一声轰响,又见万道金光,知道仙丹已经炼成,便纷纷赶来。可当他们赶到的时候,黄帝、浮丘公和容成子已经服了仙丹,脱胎换骨,飘然成仙了。臣仆们见那三人已慢慢飘离地面,便苦苦哀求也把他们带上天去。
   
      轩辕黄帝看了他们一眼,没有答理。三人脚踩祥云,渐渐升高。有一臣仆纵身一跃,抓住了黄帝的胡须,想跟他们一道上天,不料上至半空那胡须忽然断了,把那臣仆摔下来,变成了一块怪石。黄帝的胡子落在地上变成了龙须草。现在山崖石缝边那一丛丛绿油油的龙须草,就是当年轩辕黄帝的胡子变得。
   
      黄帝、浮丘公和容成子吃了仙丹变成神仙,从此长生不老,一直在为人类造福,因为黟山是黄帝炼丹的地方,后人就把黟山叫作黄山了。
   
      现在黄山七十二峰中的轩辕峰、浮丘峰和容成峰,就是纪念他们的。桃花溪里,他们用过的丹井至今还保存着呢!
         黄山传说故事:太白荐贤   
      诗人李白有一个千古美谈的故事,就是“醉写蛮书”。唐明皇天宝初年时,高丽国打来一封战表,满朝文武无人识得。有人推荐了当时正在长安的李白。喝得醉醺醺的李白被抬了来,李白虽醉,但心中明白,知道要他译蛮书,还要写回书,便趁机向皇帝提出了苛刻要求:要皇帝的大舅子杨国忠磨墨,要皇帝的亲信高力士给他脱靴,他要乘机戏弄、惩罚一下这两个为非作歹的弄权专横的家伙。皇帝正要用人,尽管李白戏耍这二人等于戏耍他自己,他也无可奈何,只好照办。蛮书打回去了,天朝大国又抖了一下威风,避免了一场战乱,李白立了大功。李白是大才,皇帝想留用他,可是见这满朝官员,这样的官李白心知不会开心,不想当,只当了一年多的翰林,便乘机把自己钦慕已久的江南徐员外推荐给了皇帝,并承担去寻访保举的任务。皇帝知留不住他,便赏给了他一块“遇店喝酒,逢库支钱”的金牌,放他上路,至于他寻来寻不来什么人,倒也不在乎。
   
      却说黄山西北舒溪河上游徐家庄徐员外是个贤士,满腹经纶,能文能武,和李白早就互相慕名。李白一路行来,一天大早,骑着驴,上得一座山岭,路碑刻“骆驼岭”。岭头有供行人歇脚的亭子,古木参天、凉风习习。下得岭来,大河边那修篁垂柳掩映的村舍,便是徐家庄。李白向一童子问讯徐员外住处,谁知徐员外半月前听说李白在长安,便赶赴长安会李白去了。徐家庄人听说李白来了,又是向皇帝推荐了徐员外,便热情留宿款待了三天。第四天,李白执意要行,村人便摆香案、治美酒,抬上骆驼岭饯行。为感谢村人美意,李白当众留诗一首:“天上灵霄殿,人间西子湖。踏上骆驼岭,不再思匡庐。”诗虽有夸张,但也确实反映了骆驼岭的特色。
   
      为了纪念大诗人来访的  事迹  ,舒溪河上游百姓们纷纷捐钱捐物,重修骆驼岭,增建新亭,因李白在这里回程,故分别命名为“回驴岭”和“回驴亭”。唐时亭子已废,明代重建的亭子,年长者还有印象。砖木结构,四角挑檐,冲天圆顶,顶上有一砖雕大肚罗汉,双手举一过头铜镜,意为李白肝胆照日月。四角檐挂铜铃,山风徐拂,叮当有声。亭的南北相通,衔接大路,门楣上嵌砖刻篆文“回驴亭”三字,门口立大如席石碑四块,刻“李白回驴”故事梗概和重建“回驴亭”始末。东西两面砌有砖墙,开六角形窗,砖雕花饰。亭内西墙上画有“李白回驴”彩色  壁画  ,山水背景,李白骑驴居中偏左,右书李白回驴时所赠五言诗。东墙另有一门,内建守亭人住屋,供应行人茶水,亭内设有石凳,供行人歇脚。亭外一石墩深埋,上刻阳文“回驴岭”三个大字,十数丈开外就赫然入目。昔日曾兴旺近千年的“回驴岭”,现在正是太平湖西岸乌石乡境内的一处名胜呢!
      
   
    猜你感  兴趣  :
   
    1. 关于黄山的神话故事 
   
    2. 黄山历史传说故事 
   
    3. 黄山神话传说 
   
    4. 关于黄山的神话传说 
   
    5. 黄山的神话故事 
   
    6. 黄山的历史故事

黄山传说故事

8. 有关黄山的故事

有关黄山的故事:
相传,唐代玄宗爱妃杨玉环缢死于马嵬坡后,一缕芳魂即游到黄山,岛上金童玉女,仙子神姑,将她迎宫玉妃太真院。
不久,奉玄宗之命,四处寻觅贵妃阴魂的道士亦风尘仆仆地赶到,并受贵妃之托请玄宗早日来此聚会。
玄宗得知杨贵妃的行踪后,很快一命归天,魂魄来到这蓬莱三岛。同贵妃相见如故。从此,两人又在此过上恩爱的夫妻生活,终于实现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美好愿望。

扩展资料:
黄山不仅是一座美丽的自然之山,还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自古以来,人们游览黄山,建设黄山,歌颂黄山,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概括起来就是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五胜。
黄山现有楼台、亭阁、桥梁等古代建筑100多处,多数呈徽派风格,翘角飞檐、古朴典雅,其中听涛居位于人字瀑前、紫云岩上侧,曾是张学良将军的幽禁之所。
黄山现存历代摩崖石刻近300处,篆、隶、行、楷、草诸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尽有。字径6米,平字一竖竟长达9.4米,世所罕见。
字体遒劲有力,潇洒自如,从200多米高的悬崖上顺势而下,气势磅礴。历代文人雅士在观赏美景的同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的就有2万多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