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2024-05-15

1. 马太效应——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马太效应——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在《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也就是说,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上世纪6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这种“马太效应”在社会中无处不在。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朋友多的人就会借助这些频繁的交际交到更多的朋友,而缺少朋友的人则往往一直孤独;对于那些有名气的人,由于经常出现在公众场合,所以会更加的出名;那些本身就漂亮的人,往往能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所以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装束,从而变得更加漂亮。在金钱也是如此,如果你的本钱比别人多10倍,那么在投资回报率相同的情况下,其收益也比别人多10倍。就像中国的股市,那些有钱的大庄家可以兴风作浪,而小额投资者总是血本无归。实力雄厚的公司可以尽情地使用各种营销手段推广自己的产品,而那些没钱的小企业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从二十几岁起学会理财,尽早地建立自己的理财方案,掌握马太效应的规律,早发财,早成功,三十岁以后的生活才会越来越滋润。小王和阿斌是大学时的同班同学,大学时学的是计算机行业,大学毕业后同时进入了一家效益不错的电脑公司,开始做起了软件开发的工作。小王和阿斌的学历相同,能力也不分上下,因此他们进入公司后的收入也相差无几。但是两个人的理财观念完全不同,小王属于思想保守型的人,所以每次发薪水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几乎全部的工资存进银行,手中只留下很少的一些钱。他所买的衣服很少超过100元以上,他也不会轻易地浪费一分钱。而阿斌有所不同,每次发工资后,阿斌也同样去银行存钱,但是他只是把自己收入的1/2存进银行,剩下的作为自己平时的日常开支,因此,和小王相比,阿斌的生活有滋有味。两年之后,小王的账户上已经存了5万元,而阿斌的账户上只有3万元。小王看着自己的积蓄比阿斌多出2万元,于是对自己更有信心,希望自己可以存更多的钱。此时,刚好股市正处于一种直线上涨的良好趋势,经朋友的介绍,阿斌取出自己仅有的3万元的积蓄,购买了股票。两年以后,原来的3万元变成了10万元,此时的股市情况已不如从前,于是他迅速出手,收回自己的资金,然后利用这10万元,再加上手中的6万元储蓄,在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购买了一套价格16万元的门面房,他开始把这套房子以每月3000元的租金出租。三年之后,这套门面房的价格上涨为52万元,而房价已不再有上涨趋势,于是他立即将房子出手,然后花50万元购买了一套80多平米的住房,为结婚做好了准备,一年后,他终于和相恋4年的女友结婚,而且还买了自己的私家车,小两口过上了滋润舒适的生活。而现在的小王则完全不同,由于他的理财观念比较保守,总感觉把自己的积蓄放在银行中才安全妥善,所以,几年的时间下来,他处处节俭,最后只有20万元的存款,但是此时的房价居高不下,对他来说,买房依然是奢望。小王现在依然是无车无房的“无产阶级”,就连给自己心爱的女友买件礼物还要算计半天。其实,小王和阿斌最初的经济基础相同,就因为两个人的理财观念不同,所以两个人的生活才有了天壤之别。正如马太效应所述,一个人只有学会正确的理财观念,利用手中的钱进行适合自己的投资,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钱生钱”的目的,使你过上无忧无虑的富裕生活,并逐渐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

马太效应——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2. 为什么富者更富,穷者更穷——马太效应

一则寓言  前世今生  阅读中的马太效应  品牌中的马太效应  参考意义

3. 马太效应: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马太效应,本来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常用术语,意思是: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今晚听课,听到一句话,据说来自圣经: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使他多余;没有的,要把他剩下的也夺走。” 
  
 于是,我认真查找了这句话的出处、语境和意义。
  
 这句话的原文为《马太福音》25章29节 :“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单独看这节经文容易造成歧义,似乎“富者恒富,贫者愈贫”。
  
 其实,这句经文是在一个完整的段落中的。《马太福音》第25章1-30节的经文,讲了两个故事:
  
 一个是聪明的童女与愚拙的童女,另一个是按照才干接受托付(一千两、二千两、五千两)。从故事要表达的意义上看,这句话中“凡有的”是指有信心、常常预备、忠诚的仆人,因为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受到主人的嘉奖,所以叫做“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而“没有的”是指那些心存侥幸不预备、懒散、善于狡辩自己错误的人,因为他们的玩忽职守,主人要惩罚他们,所以才有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句经文很容易被讹传讹信,所以要全面来理解。
  
 愿上帝祝福你!

马太效应: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4. 为什么富者更富,穷者更穷——马太效应

一则寓言  前世今生  阅读中的马太效应  品牌中的马太效应  参考意义

5. 马太效应是什么经济学效应

从富人越富的角度解释什么是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什么经济学效应

6. 实用性的经济学(九)——马太效应

事例一,以平台为例。所有在的创作者,其排名是按钻和贝总和而定的。尤其是位于总榜前列的,其钻和贝的总和是小白们望尘莫及的。当然,那些大咖和老师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而换来的。
  
 为什么大咖们的阅读量、评论量、点赞量、打赏量,尤其钻和贝的总和会越来越多呢?
  
 事例二,有些行业或产业,品牌知名度越大,其价值就越高,消费者就越多,势必占有的市场份额就越大。如白色家电,整个市场几乎被海尔、海信、格力、美的等大企业占满了。而那些品牌知名度低,价值不高的企业,生存势必越来越艰难。这是又如何解释呢?
  
 马太效应,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故事:
  
 一国王远行,交给三仆人每人一枚银币,并告知:“拿银币去做生意,我回后再见我。”国王回来后,第一仆人说:“您给我的一枚银币,已赚10枚。”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说:“您给我的一枚银币,已赚5枚。“国王又奖励他5座城邑。
  
 第三个说;“您给我的一枚银币,我一直放入口袋存着,担心丢了,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将第三个仆人的银币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
  
 简单了解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后,回头简要分析上面的例子。
  
 事例一中,大咖们通过奉献和努力,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打造了个人品牌,拥有很高的钻和贝的总量,拥有更多的加成卡,也就意味着有了一定的优势和资源。很多创作者也就争先恐后地去阅读、评论、点赞、甚至打赏其作品。
  
 水涨船高,大咖们取胜的机会就更大,获得的钻和贝就更多。这就是马太效应造成的。当然也含有少许的名人效应,以及羊群效应。
  
 同理事例二中,在品牌资本领域内,更是充满了马太效应,现象也普遍,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一句话,赢家通吃。 
  
 至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到处皆是。
  
 福布斯和胡润财富榜上的富豪们,其财富和资产越来越多,而普通百姓的收入和财产,越来越赶不上消费和支出,赶不上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愈来愈大。这才是典型的马太效应。
  
 西方的圣经有马太效应的解说,而我中华的国学里也有注释。
  
 马太效应对于个人而言,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消极的影响,这种效应可能让人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唉声叹气,逃离现实生活,堕落,不进取。
  
 积极的影响,人要争取,去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眼界越宽,境界越高,格局越大,路就越顺,事业就越红火。

7. 经济学是马太效应的嘛?


经济学是马太效应的嘛?

8. 下图为“马太效应”示意图。“马太效应”指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占世界人口1%的富人掌握着世界上35

     A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信息可以判断,“马太效应”会降低现有资源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富国有义务在环境问题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全球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越强,贫困群体的生活越艰难;不利于提高人类的平均生活水平,贫富差距将拉大。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马太效应”带来的影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