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的成功秘诀

2024-05-14

1. 查理·芒格的成功秘诀

如果可以有无限时间,我真希望能一直无限循环的研究查理·芒格。两天的时间,尽管很短,但我已经竭尽所能,将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都拿来研究了解这位了不起的人物。
  
 时至今年,已经97岁高龄的他,是投资界的绝对大拿,拥有世界上最多思维模型的智者,在时间的陪伴下,不断的积淀出如今成功知名的他,97岁,97年,时间在查理的身上是有绝对分量的。
  
 从小便开始寻找和总结属于自己的更好的发展方向,更是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从事了律师行业,41岁便实现了财富自由,接下来的56年里,不断让自己的财富以及能量迭代,成功成就成为查理的日常状态。
  
 对于这样一位智者,我们一定会去找寻他成功的基本逻辑。
  
 而查理的成功靠投资,而投资的成功靠什么呢?靠的是查理的自我修养和学习。
  
 我眼中的查理是如何看待这两个问题,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1、自我修养
  
 查理说:优秀的品格比大脑更重要,镇定,自律,面对损失和不幸都淡然处之。这点是很多人毕生都在修炼,却在垂死的最后一口气都未能成功,是他很难吗?查理这么说:控制住原始的非理性情绪。当你受到一个巨大的刺激,你会出现很多奇怪的行为。如果你能在这样的时候保持明智,你就会受益。而我们也很清楚,冲动是魔鬼,会吞噬我们的生命,比如妈妈因为抑郁,带孩子一起跳楼轻生,更何况我们在面对投资,面对客户的质疑时,情绪的随意发挥不正好中了这其中的套路,谈何靠顺利拿下订单,谈何成功。
  
 2、学习
  
 其中一个学习形式就是阅读,查理曾说过:我见过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读书的,一个都没有!这样的观点一定甚合很多人的心意,因为这种成功的路线,是普通人可以百分之百实践运用的方法论!查理一周20本以上的阅读量,外加上不断总结实践的习惯,让查理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解决问题思维模型的大神。
  
 查理的100种思维模型,涉及到十几种学科,不仅帮助他在原本的法学界成为大拿,还成就了投资界的佳话,连投资界的神话人物——巴菲特都说,如果在我和查理中说,谁更聪明的,那一定是查理,而且和他成为知己,也将我以最快速从大猩猩到人类。
  
 大道至简,查理用几十年的时间在不断演绎这简单的成功逻辑,我们只需要效仿,一直不停的向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算不能成为更高的巨人,至少也可以领略99%的人们所不能感受到的独有风景。

查理·芒格的成功秘诀

2. 关于查理·芒格的格栅理论思维方法的资料

 因为周末无意中看到 知乎 关于 查理·芒格 思考方法的问题,就谷歌了一下相关内容,今天整理,本来就是想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搞明白他的大致思考工具,但是很可惜,我在整理过程中发现这些转了好几手的知识,其实没有多大的用处,关键的问题是,我其实真的没有特别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我真的应该放弃在这种[转手知识]里浪费时间,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原典的阅读上去,比如阅读《穷查理宝典》等。 
   网络上所能找到的资料如下:
   就上面的资料进行整理,以了解查理·芒格格栅理论的大致框架。
   1.查理·芒格出生于一个有法律传统的家庭,因为家族关系,进入哈佛法学院读书。22岁时他结了第一次婚,7年后离婚,在29岁的时候经历了丧子之痛,这可能是他人生中所经历的最大的失败和痛苦。他通过律师事务所赚到了第一桶金,然后转行进行投资。
   查理·芒格并不是完美的天才人物,虽然他的智商测试分数很高,但是动手能力却很差,当然,他的情商也很低,很多时候他的表现属于典型的目中无人,芒格自我评价,“在放肆无礼方面是黑带水平”。
   查理·芒格在从事律师行业期间芒格碰到了巴菲特,但他们两个并不是一开始就一起合作的,而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
   1. 反向思维方式。 
   2. 多元思维模型,也就是尽量避免“铁锤人思维” 
   3. 于专注和看重机会,也就是“极度的耐心和极度的决心”,“好主意特别少,所以当机会对你有利时,狠狠地下赌注吧”。 
   4. “飞行员准则”,他们也是逆向思考,芒格所看重的是,他们有一套自己事前的检查机制。 
   5. “人类误判心理学” 
    上面一段的总结来自[查理·芒格方法论 - 经济观察网 - 专业财经新闻网站](http://www.eeo.com.cn/2010/1208/188404.shtml) 
   查理·芒格总结的五个普遍性原理:
    上面一段总结来自[查理。芒格投资决策格栅理论](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1113/16/17436_819943.shtml) 
   下面的这段资料来自 知乎网站  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的思考方法是怎样的? - 知乎 
   问题是什么?事情的实质是什么?   事情的核心或重点在哪里?相应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什么是相关的?什么是可解决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知的?什么是可以适应的(Utility-applicability)?   我了解事情的全貌吗?为了使自己对事情有想法,我需要一些相关数据和基本知识储备,否则我就得承认“我不知道”。   我的判断比其他人好吗?   我必须对什么做出预测?它是可预测的吗?   需要做出决定吗?如果我不当机立断,会发生什么?为解决此事,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去做吗?   我对此问题的思考花了多少时间?此刻我思考到了哪一步?处于谁的立场上?   简化问题,先解决“不需大脑思索”的大问题,然后从自己的境地开始思考。
   把语言和各种想法翻译成我明白的方式。我能理解所用的语言和结论的真正含义和暗示吗?它意味着什么?它是否有助于我对未来做出有用的预测吗?   我是否了解事情发生和运转的方式和原因?它正在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现在的情况如何?怎样及为何会发生如此情况?其结果会是什么(会有什么观察、发现、事件、体验)?
   利用规则和缺省规则来筛选——我可以如何检测?   改变规则,以适应我的心理特征、心理承受能力、心理优势和心理局限。   考虑我的价值观和偏好,由此判断事物的轻重缓急,以及希望规避的事情。
   就数字而言,我想获得什么样的价值?目标数字是什么?目标效果是什么?所设定的时间范围是什么?   假设我已经达到了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如何反映在数字和效果上?接下来又需要达到什么?这个目标是否合理?如果从目标逆向回溯到现在,是否可行?   我是否有办法衡量目标的完成程度?这个标准的关键指标是什么?   如果我达到了目标,随之而来的会是什么?那是我希望得到的吗?   我可否把大的目标分成若干有期限的短期目标?   我做此事的真正原因何在?是因为我想这样还是因为我不得不这样?我在阐述目标时,是基于内外两方面的现实呢,还是受到了某些心理力量的影响?   我能否简短地阐述我的目标,以使人更容易明白我达到此目标的方式?   这是不是我真正希望达到的结果?
   为了达到目标,我必须知道能让我达成目标的各种成因。   通过哪些要素的组合可以达成的目标?我如何佐证此公式?   什么是我不希望获得的结果?可能促使“非目标”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我能如何规避?我必须不做什么,或者必须避免什么?   整个系统要运转起来,会受哪些变量的影响?这些关键性变量是什么?主要的未知因素何在?有哪些确定的因素可以帮助我评估和优化这些变量?   哪些变量有赖于其他变量(或情形、环境、背景、时机、行为)?哪些变量是独立于其他变量的?   什么外力才能促使某一变量出现?这些外力来源于何处?是短期还是长期外力?其相对优势是什么?这些外力之间如何组合、互动,效果会如何?我如何才能让诸多外力作用于共同的方向?缺乏了哪个外力会毁掉整个系统?这个外力来源于何处?可预测度有多高?这些外力如果出现,会促发什么样的合理结果?哪些外力是暂时性的,哪些外力是永久的?作用于变量的这些外力若发生变化,整个系统会发生怎样变化?   在这些变量和外力发生变化时,系统抵制这些变化的惯性有多强?变量和外力产生变化(上升或者下降)后,可能导致哪些希望的和不希望的短期和长期结果(数字或效果),如规模、体积、强度、密度、长度、时间维度、环境、参与者等?一组较小的外力如果长期发生作用,会怎样?如果作用于变量的某一外力长期发生作用,结果会如何?什么外力能加以改变?需要什么才能达到临界质量?添加了哪些外力后能达到临界质量?如何发生作用?如果我改变了一个变量或者外力,会导致其他事情发生吗?什么情况会让一个外力发生改变?这个改变会产生其他结果吗(请注意我感兴趣的是整个系统的效果和最终结果)?一个变量发生了变化,会对整体结果带来戏剧性的改变吗?属性是否也会随之改变?如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结果会如何?促发改变的那个点是什么?障碍是什么?催化剂是什么?引爆点是什么?拐点在哪里?暂停点在哪里?局限是什么?有多久时滞才能等到效果发生?反馈是什么?什么能令此成因加速?效果若要发生逆转,临界点在哪里?对这个公式,我能做什么改变,其他人能做什么改变?如何做?谁来做?什么时候做?我需要改变哪些变量才能达成目标?我如何度量变化的程度?Degree of sensitivity if I change the assumptions?对目标和路径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某一变量保持不变,会如何?我在提高某一变量的同时降低另一变量呢?会有怎样的网络效应?如果一次只改变一个变量或者外力呢?外部环境中有什么会改变我的处境?如果对其中一个变量进行优化,会产生其他什么优势和劣势?什么才能导致最终结果发生变化?如果我改变了条件,变量还会成立吗?   这一公式会否出现例外,为什么?需要哪些条件才能达成目标?Has my goal different cause short-term and long-term?这个成因是否依赖于时间条件?通过观察效果,我能否追溯其成因?我有否采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审视整个系统?对主题的考量依赖于什么东西?   限制我达成目标的主要力量是什么?
   通过目标、主体问题、规则、因果、行为、佐证、反证、资金的机会成本、时间、其他资源、精力、理解力、风险和精神压力等因素,来对其他替代方案进行判断。   我有什么依据(包括模式)来判断这些替代方案很有可能帮我达成目标?   这些因素有赖于某些特定的时间点或者事件吗?   每一个行动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可能产生什么效用?可能性有多高?你对每个结果的期待值有多高?   如果现在采取某些行动,我是否会放弃未来的一些机会?
   通过对结果的预估,寻找最可能帮助我达成目标的替代方案。   如果我做出了一个选择,什么将随之发生,什么又不会发生?   每个替代方案(逻辑上)可能产生的想要的结果或者不想要(或不希望)的结果是什么(定性并定量)?结果之后的次生结果(短期内或者长期内产生的)会是什么?   会产生什么样不同的情形和结果?在这样的依据下,会产生什么长期或短期的效应?   什么可以帮助我预测事情的结果或其真伪?   为了达到目标,什么事情必须发生?必要事件发生以及发生在我身上的可能性分别有多高?如果我逆向而行,会有什么后果?   什么不确定因素会极大影响到结果?重复出现的效应或者复杂因素会产生什么不希望的结果?   错误的选择和正确的选择分别会产生什么后果?   我是否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考虑了整个系统?我有否考虑过其社会、财务、生理和情感上的结果?别人可能会怎么做?依照我的经验和以前的行为,我会怎么应对?如果别人也照我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个人兴趣或者心理原因带来的会导致我产生误判的偏见,有何原因可以解释吗?   我所做出的结论或者选择的事实中,是否存在偏见?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分别是什么? — 他有多可靠?他有足够的能力做出判断吗?如何加以证明?他做此判断的目的是什么?他有没有撒谎的动机?他如何判断正误?
   假设需要基于我想要达成的目标,并用此假设去检验我关于结果的预估。   对每个替代方案都要问:这个替代方案可能达成我的目标吗?对每个观点都要问:这个想法是对的吗?   我如何检验某个表述的真伪?在证实之前,我能否先证伪?   要检验这一表述,我需要知道些什么?首先,我必须知道什么公式能够让我的表述成立,然后我才能知道,对于判断未来的真正结果,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我要知道能够支撑和推翻这一表述成立的证据。哪些表述是需要论证的?   最简单的假设是什么?
   (促发目标、非目标和意见的)主要成因出现的可能性有多高?   对判断做出真伪评判时,去寻找其意义、动力、成因、后果和正反依据   如果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后果将意味着什么?后果会不会超乎逻辑或者不可思议?其中有任何可预测之处吗?   我怎样并且从哪里才能找到支持某一判断的代表性证据?已知的有哪些?哪些东西是毋庸置疑的?若反复加以检验或用其他方式的考量,会出现相同的结果吗?我能否对结果进行检验?这些依据都是基于已知因素吗?我是否正确理解了各项数据?依据在哪里?反面依据呢?我认可依据的理由是什么?这一依据的权重是多少?What is the quality of the evidence?可信度有多高?是否紧密依赖于外部环境?样本是否太少?结论跟手中的依据相符吗?有没有违反科学法则或自然法则?   我有什么代表性的信息?对其加以观察会出现发生什么?我能够通过实验来证实我的猜测吗?   对于将会发生什么(可行还是不可行),有没有相关的过往纪录(案例评估、变异性、平均率、随机程度、自身经历、环境、伙伴与对手,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有什么理由相信这些纪录对未来会发生的事情并不具有代表性?什么能让未来与以往大不相同?什么是恒在的,什么不是?   这能持续多久?现在的主要成因是什么?什么外力能让其持续、能带来改变、或者造成阻碍,为什么?可能性有多高?   如果我拿到了能够推翻我之前信念的依据,我必须自问:为什么会这样?现在是什么情况?我拿到的是什么样的依据?我接受这一依据的理由是什么?
   思考会导致误判的原因   如何检验和证明我的结论是错误的?我可能犯错的理由是什么?从哪里可以找到证明我错误的依据?这个依据可信吗?有没有什么事实和依据与我的结论/观点不符?   我做的分析基于哪些主要假设?是基于真实情况吗?假设的结果符合逻辑吗?有人证明过我的假设是正确的吗?如果我的想法和假设是错误的,结果会是什么?   我有否忽视了什么?有没有更好的选择?我是否忽视了某些依据?当有人力介入时,我是否考虑到了其局限性?什么因素是不确定的,为什么?我是否只考虑到了目前的趋势?我有否误解了什么?我使用了正确的定义吗?我是否综合考虑了所有相关的因素?我采用了合适的衡量标准吗?我有否混淆了成因和相关性?如果我的目标是基于某个我认为正确但其实是错误的理念,会如何?其中会有随机性的或者系统性的错误吗?对于我所得到的结果,有没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释?我有否考虑过,整个系统或者某些互动环节的可能会出现我不希望发生的变化?   我的想法是否存在偏见?在做出一个极具智慧的决定时,我的自我是否过于膨胀?我真的会创造历史纪录吗?我有否看到可能产生的反作用?   我没看到的是什么?其重要之处是什么?如果逆转我的假设,会否得到极度不合逻辑的结果?这个可能性是不是更高?有没有反例?什么依据可以证明我是错的(或者证明我无法达成目标)?实验(或者经验、观察)得出的证据中,有哪些是错误的?有更多支持性的证据吗?这些错误是如何导致的?   意义何在?我能否向人们证明正确假设所得到的结果是不可能出现的?如果我用数学的方式准确描述出来,其隐含的影响是什么?相反的方向是不是更有可能?如果是,那么现在的想法就是错误的。   负面影响表现在什么地方?   我会因何受到伤害?什么可能向错误的方向发展?什么会让事情走偏?如果这样,结果如何?   事情出错的频率如何?会否有意料之外的因素?什么事情发生后会极大改变整体结果?   可能发生的最坏的境况是什么?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不幸发生了,我该怎么做?如果事情继续恶化,后果会是什么?这个后果的后果又会是什么?   如果我受到多种外力的阻碍,结果会如何?哪种有效效应是危害最低的?   执行中会面临什么风险?   我最不希望出现的是什么?我最不确定的是什么?   一个看上去是优势的因素有没有可能让我得到不希望的结果?我会怎样失去某个优势?   怎样构建系统才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修正办法吗?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我有没有备选方案?我能加以修正吗?设定什么样的规则可以帮助我达成目标而规避不希望的结果?有没有内在的安全隐患?
   我把赌注押在哪些关键要素上?我是否拿对我重要的东西去冒险,换取的有可能是对我效用相对较低的东西?   与现有的次优机会相比,我的正确决定所带来的益处和价值是什么,错误决定的成本(金钱、时间、精神压力等)是多少?   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坚信其结果能最好地实现我的利益;或者我相信能符合我利益,但后来证明我错了;或者它根本就不符合我的利益。上述三个可能性给我的目标带来的短期和长期的后果会是什么(实际损失和机会成本)?我能否加以应对和/或还原?   我不这样做是因为我坚信其结果不能最好地实现我的利益;或者我相信不符合我利益,但后来证明我错了;或者它根本就符合我的利益。上述三个可能性给我的目标带来的短期和长期的后果会是什么(实际损失和机会成本)?我能否加以应对和/或还原?   如果我因为认为不必要而此刻不采取任何行动,但时候证明我错了,这给我的目标带来的短期和长期的后果是什么?我能否加以应对和/或还原?
   对我来说,每一个替代方案的实际效用和优势是什么?哪个方案最有利于我达到目标?它是否真的比其他选择更有吸引力?   我用什么标准来判断替代方案之间的优劣?   通过对每个替代方案的特点进行打分,我最看好的是哪一个?   这个选择能不能让我脱颖而出?能不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我是否愿意接受某种特定的结果?
   我采用了哪些标杆?用作决策依据的标杆是哪些?   我怎样才能容易地评估我向目标推进的程度?有哪些指标可供我对照?   我所构建的系统能否激励人们按照最有利于达成目标的方式去行动?或者,这个系统是否会阻碍目标的完成?
   我可以执行吗?我现在必须开始采取的特定行动是什么?首先需要做的是什么?   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在哪里做,为什么做,以及如何做?   我知道决定性的点(时间和效果)在哪里吗?   我是否设置了一定的控制体系和规则?为什么这些规则是合适的?如果我不设置这些规则(或者不改变我做事的方式),结果会如何?这个规则要求我必须采取哪些管理和实践的举措?要遵循这个规则,会花费多少时间?我能否决定自己如何遵循这些规则?我可以设置一个有时间限定的规则吗?这些规则在哪些地方会失效?
   我是否准备好了改变决定,以适应新的信息和新的判断?   如某一特定事件发生,是否需要做出新的决定?如此问题今天就存在,我有否对其进行过评估?支持此决定的理性思考现在是否存在?有什么新的证据证明这个可能性能可以得到改变?我衡量进展的标准,是否能让我判断之后将要发生的事情?哪些事件是相关的,哪些是不相关的?我的目标会否因此发生改变(若不考虑时间长度)?
   事情进展的情况有多好或者有多不好?我有否采取什么行动?我说到做到了吗?当时我是怎么考虑的?初衷和现实的出入在哪里?   为什么我会犯错?犯错的过程是什么?在哪里犯错了?机会成本有多大?   我如何判断现状是否会照此继续下去?我对错误有没有采取行动?如何才能不重演错误?我该做却未做的是什么?我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哪里?我必须提高和学习的地方在哪?
   我想达到的是什么?为什么我没有达成目标?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在哪里发生的?什么时候发生的?谁被影响了?   我的目标因何而达成?能够促使我达到目标的因素会受到什么干扰?这些因素是标还是本?对我达成目标构成限制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我把目标建立在什么原则和假设上?如果这些原则和假设有误的话,结果会如何?假若不存在任何限制,最好的行为链是什么?其他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目前我所处的环境和我的心理状态如何?如果避免了痛苦,我能获得什么好处?我如何判定什么是结果?它们让我难受还是愉悦?哪种心理趋向会影响我?这些因素会导致我做出误判吗?
   环境和参与者(包括其规模)是什么状况?谁是决策者,他做决策的标准是什么?谁获益,谁买单?谁为结果负责?参与者对现实结果的看法会受什么影响?
   我能判断他的角色是什么吗?他的经历如何?哪些临时性或者永久性的特征在影响着他(如年龄、文化背景、健康情况或者心情)?什么环境(内部或者外部的)或者处境会影响他?他是否意图向我出售什么?
   什么会符合他的逻辑?他如果避免痛苦,可以获得什么益处?他将什么视为痛苦?他害怕什么,为什么?他想多得到一些什么,不想失去什么?什么“资源”会带给他动力?是他的健康、工作、家庭、职衔、声名、地位还是权力?什么会激发他,什么会打击他?什么会(被他视作)是对他的惩罚?他可以如何被评估?他怎样看待“非目标”的后果?对某事的相信(或者不相信)是否能给他带来优势/利益?
   什么偏见会影响他得出的结论?有什么外在原因可能会影响他?哪些诱惑会符合他的个人利益?什么会激发他去行动?
   我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能达到我的目标吗?有利于他的东西是否也有利于我?我们建立的系统是否能让相关参与者的利益与我的目标相一致?他的错误决定是否会由这个系统来买单?他是否知道他的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短期或长期的结果是什么?责任链是什么?他对结果是否负有责任?如果换一个人也做同样的事情,会如何?
   如果将我的角色调换,我希望怎样被对待?什么会促使我去做我希望他做的事情?我能通过什么行为取向来影响他的行为?如果我执意要达成“非目标”,我需要怎么做?把角色转换回来后,我能够避免以上事情发生吗?
   我可以满足他的个人利益吗?我能否消除他对失去声名、金钱、地位,以及家庭的恐惧?我可以改变他对痛苦的看法吗?怎样架构体系才能使某些影响最小化?我有否告诉过他我的期望是什么?我有否检查过已经完成的事情?对于成功完成的事情,我是否给出了鼓励与支持?他掌握必需的技能、知识和相关的信息吗?他知道自己肩负的期望吗?他是否明白无误地知道目标是什么,如何达到,以及为何这是最优途径?他会评估自己的进度吗?这与他的日常行为有关吗?他是否负有责任并获得了授权?他所能得到的奖励是否和目标一致?我可以设定什么样的规则来应对人类共有的局限性?设置一个相反的规定会怎样?哪些改变是必须发生的?谁对此负有责任?发生改变的可能性会有多大?他的价值观是什么?他的目标?他会将什么视为结果?如果他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去做,他会如何看待结果?如果他不照我们希望的那样去做呢?
   需求的原因——我有多确定(并且能解释为何如此确定)人们将来仍会继续购买这类产品或服务?过去的情况是什么,未来可能发生什么?需求是否呈周期性?生产能力与需求的对比是什么样子?   回报能力——产业和公司的回报能力,以及其过去10年的发展状况是什么?   产业结构——竞争者的数字和规模?谁在该产业中拥有发言权?要在该产业中获利,什么因素是必须的?公司在产业中的地位如何?我是否知道谁会在这个市场上获利,为什么?   真正的消费者——谁对购买行为有决定权?其决定的标准是什么?
   竞争优势——我有多确定(并且能解释为何如此确定)别人会购买我公司的产品或服务而不是其他人的?其中的原因是否10年来几无变化?在下一个10年会不会改变?   价值——我们的优势能有多强大和可持续?这些优势在若干年后会更强大更具持久性吗?什么会破坏或减少这些优势?市场进入壁垒?品牌忠诚度?受需求或价格变化的影响程度?是否容易复制?产品生命周期是否很长?客户改变供货商的成本和动机为何?每年能够抵御机竞争的价格差异(Annual cost differential against competition)?需要多大的资本投入?议价能力如何?产品过时的风险?客户新的替代选择是什么?购买习惯或购买力会有何改变?若成本结构相同,竞争对手会有多大的降价空间?需要做什么才能保持稳固的竞争优势?还有成长空间吗?市场对此产品的需求有上升的可能吗?定价能力如何?   盈利能力。竞争优势能否转化成利润,并且如何才能做到?公司怎样盈利?要实现收入增长,需要多少资本?财务特征:资本回报率(营业利润率和投入产出比)、毛利率、销售额增长、成本/资本结构及其使用效率?正常情况下的现金流是多少?有无规模优势?有无决定性的因素?   财政特征。资本回报(操作成本的富余和资本转化),毛利润,销售增长,成本和资本结构的效用率?正常的现金流?规模优势?
   组成管理团队的,是能力出众、诚实可信,并且理解和全力去创造价值的人吗?
   我能够以比其他选择有更好回报的价格买下这个产品么?需要有事实和数据为依据。
   生意会怎样被毁掉?如果公司要彻底将一个竞争对手置于死地,这个对手会是谁?为什么?如果公司继续运营下去,5年之后谁会是竞争对手,为什么?公司业务抵抗不利因素的能力如何?如果公司花光了所有的股权投资,它还会不会有价值?会否出现某人获得大量资金和人才,在竞争中胜过公司?如果竞争对手并不在乎回报,他可以对公司产生多大的破坏?公司对经济衰退的敏感程度如何?执行时所面临的风险有多大?新技术会有益还是有害?
   说句实在的,就上面这几十条的方法,我还真没有耐心读完,更何谈弄懂和应用了,应该找到这些东西的原始出处,了解其来龙去脉,然后再分析。

3. 理查.芒格的多学科研究模型

查理.芒格认为,投资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他的成功来自他的多学科研究模型所带来的非凡成果。
 
 风险--所有的投资评估必须先从评估风险开始。
 
 (1)合适的安全边际。
 
 (2)给假定的风险供应适当的补偿。
 
 (3)牢记通胀和利率风险。
 
 (4)避免犯大错误,避免资本金持续亏损。
 
 独立--“只有在童话故事中,国王才会被告知自己其实是赤身裸体的”。
 
 (1)要做到客观和理智,就需要运行独立思考。
 
 (2)正确与否与别人是否认同你无关--唯一能决定你正确与否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断是否正确。
 
 (3)模仿多数人的做法会招致向均数回归(仅仅获得平均业绩)。
 
 准备--“获胜的唯一途径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并希望能获得一些洞察力”。
 
 (1)通过大量阅读,让自己成为一生的自学者;培育求知欲望,努力让自己一天比一天聪明。
 
 (2)比获胜愿望更为重要的是愿意运行准备工作。
 
 (3)熟练运用源自主要学科的思维模型。
 
 (4)如果你想变得聪明,需要一直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明智的谦逊--承认自己的无知能让人更有智慧。
 
 (1)识别不确定的证据。
 
 (2)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欺骗自己,记住自己是最容易被欺骗的。
 
 严格分析--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清单能将错误和遗漏降至最低。
 
 (1)最好是记住显而易见的东西,而不是那些深奥难懂的东西。
 
 (2)要成为商业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宏观经济分析师或证券分析师。
 
 (3)考虑所有的风险及其影响;总是关注潜在的二阶效应和更高程度的冲击。
 
 (4)运行前后思维--总是反过来看事物。
 
 配置--合理配置资本是投资者的首要任务。
 
 (1)记住是否有更好的使用方法(机会成本)是衡量是否已经最大程度和最好地使用了资本的标准。
 
 (2)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赔率对你非常有利,就下重注。
 
 (3)不要沉溺于交易--根据具体情况和机会运行投资。
 
 耐心--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1)“复利是全世界第八大奇迹。“(爱因斯坦说)如果没有必要,永远也不要中断复利。
 
 (2)避免不必要的交易税和摩擦成本;永远不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采取行动。
 
 (3)应该对好运的到来保持警惕。
 
 (4)享受投资的过程,因为你就生活在这个过程中。
 
 果断--当适当情形出现时,果断且深信不疑地采取行动。
 
 (1)当别人贪婪时要害怕,当别人害怕时要贪婪。
 
 (2)机会不常有,机会出现时就要抓住他。
 
 (3)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就是游戏规则。
 
 改变--与改变共存并接受不可消除的复杂性。
 
 (1)认识并适应你周围世界的真实本质,不要寄希望于世界会适应你。
 
 (2)不断挑战并愿意改进你“最喜爱的想法”。
 
 (3)认清现实,即使你不喜爱现实--尤其是当你不喜爱它的时候。
 
 专注--让事情保持简单,记住你要做些什么。
 
 (1)记住名誉和正直是你最有价值的资产--而且会消失于眨眼之间。
 
 (2)避免狂妄自大和厌倦效应。
 
 (3)不能因专注于细枝末节而忽视了显而易见的东西。
 
 (4)小心排除不需要的信息:“小小的渗漏也能让一艘大船沉没。”
 
 (5)直面你的大麻烦,不要将它们藏起来。
 
 查理.芒格的清单中所列没有轻重缓急之分,在分析这些清单时,必须把每个因素看作是整个复杂投资分析过程中的一部分,就像是镶嵌在图案中的每个点一样。他的成功归功于这些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他的基本人生哲学--纪律、耐心、果断。这些特征缺一不可,当它们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能带来正效应的威力巨大的临界物质,这种正效应就是芒格著名的“好上加好效应”。

理查.芒格的多学科研究模型

4. 探秘查理·芒格智慧背后的思考逻辑

查理·芒格,巴菲特的合伙人、投资思想家,全球第五大上市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副主席,该公司51年间缔造了19.2%年复合增长率的奇迹。
  
 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的50多年的黄金搭档,有“幕后智囊”和“最后的秘密武器”之称。两个人终其一生,实现了如此华丽的成就——简单地说,他们终其一生在等待时机,投资价值低估且具有持续成长潜力的优质企业,利用时间的复利魔力,获得巨大的财富。
  
 查理芒格早年就有过人天赋,大学时代,曾在三个不同的大学以不同的专业进行学习,包括:数学、物理学、自然和工程学,热力学和气象学。有趣的是,芒格最终没有在这三所大学拿到学士学位,而最终是在哈佛法学院,拿到了学士学位。在毕业时,芒格是哈佛法学院300多名学生中成绩最好的12名之一。
  
  1  、查理芒格为什么推荐跨学科思维模型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就像一个手拿着铁锤的人,看所有问题都是一个钉子的话,就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物。但如果我们拥有跨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型,就能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这个客观世界,成为一个理性的人,尽可能避免做出愚蠢、错误的决定。
  
  2  、查理芒格如何习得跨学科思维模型 
  
 查理.芒格认为, 每个学科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这个世界,都是一个摸象的瞎子;要超越普通人的认知决策,就必须掌握多个核心思维模型。 
                                          
 面对信息的大爆炸和社会的快速变化,我们需要掌握高效、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在这一条路上坚持学习、努力实践、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芒格提到,无论他做什么投资,都是不断去完善自身思维体系的过程。他很注重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对还是错,通过实践中的反馈来修正自己的想法。
  
 人们不是一定要走进学校跟随一个老师去学习。芒格提出 两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一种是你发现什么有效,然后复制它;第二种是你发现什么是无效的,然后规避它。 我们需要学会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并把后者看得更为重要。 一生中花绝大部分时间去研究什么样的事情会失败,然后尽一切可能去避免。 
                                          
 另外多元思维模型要求跨学科学习。芒格认为无须理会学科的法定界线,学习就应该回到最初的样子,需要学什么就学什么,世界是众多学科的综合体。也就是我们的学习应该就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在不断解决问题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而这种模型是跨学科的,只有在这多元思维模型框架之下,然后将实际经验和间接经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阅读等手段得来的经验)悬挂在这个复式的思维模型框架上。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加深对现实的认知。
  
  3.  应该学习哪些学科的重要思想 
  
 芒格认为,每个学科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这个世界,要对世界有真实的了解,就必须掌握多个学科的核心思维方式。芒格根据这样的认识,总结出了100多个多元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型将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的思想理论结合起来(后面的文章会有详述)。
  
 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这些思维模型搭建时的逻辑,就是“为什么学习思维模型最好去学习那些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因为这些理论具有最大的确定性以及普适性,这是获得智慧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最小的路径。”
                                          
  4.  那我们该怎样训练自己掌握多元思维模型呢? 
                                          
  第一,进行大量的有目的的阅读! 
  
 阅读是一种培养多元思维模型的有效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和学习不同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知识并经常用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它们来解决问题或者解释某种现象。比如经济学中的复利原理、数学的排列组合、决策树、心理学上的人类误判心理学、生物学上的进化论等,这些底层原理都可以用来解决不同领域的问题。
  
 当然,学习一定是有目的,多元思维并不意味着要什么都去学,你必须要有一个核心的领域。 正如查理·芒格所说的“你若想在任何领域有竞争力,就必须熟练地掌握该领域的方方面面,不管你是否喜欢这么做,这是人类大脑的深层结构决定的。” 
  
  第二、向优秀的人学习! 
  
 在学习上,模仿一直是一个被证明有效的方法,不管是学习一门新技能,还是了解一个新领域,绝大多数人都是始于模仿,其中,向优秀的人学习是最好的捷径。尽管他们的成功过程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有一些基本的思维策略可以带来高效的学习、领悟,甚至创新。
  
 多元思维的训练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这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需要刻意的训练,过程中可能很容易使人放弃,因为很多时候人们要是觉得一件事情“太难”,往往就会放弃它。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说过:“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人们愿意去做任何事情”。 
  
 但相信我,多元思维模型真的很有用。如果你把自己训练得更加客观,拥有更多学科的知识,那么你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就能够超越那些比你聪明得多的人。
  
 而你的认真和勤奋付出,也将得到巨大的回报!

5. 探秘查理·芒格智慧背后的思考逻辑

  查理·芒格,巴菲特的合伙人、投资思想家,全球第五大上市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副主席,该公司51年间缔造了19.2%年复合增长率的奇迹。 
    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的50多年的黄金搭档,有“幕后智囊”和“最后的秘密武器”之称。两个人终其一生,实现了如此华丽的成就——简单地说,他们终其一生在等待时机,投资价值低估且具有持续成长潜力的优质企业,利用时间的复利魔力,获得巨大的财富。 
    查理芒格早年就有过人天赋,大学时代,曾在三个不同的大学以不同的专业进行学习,包括:数学、物理学、自然和工程学,热力学和气象学。有趣的是,芒格最终没有在这三所大学拿到学士学位,而是在哈佛法学院,拿到了学士学位。在毕业时,芒格是哈佛法学院300多名学生中成绩最好的12名之一。 
     1、查理芒格为什么推荐跨学科思维模型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就像一个手拿着铁锤的人,看所有问题都是一个钉子的话,就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物。但如果我们拥有跨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型,就能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这个客观世界,成为一个理性的人,尽可能避免做出愚蠢、错误的决定。 
     2、查理芒格如何习得跨学科思维模型  
    查理.芒格认为,   每个学科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这个世界,都是一个摸象的瞎子;要超越普通人的认知决策,就必须掌握多个核心思维模型。  
       面对信息的大爆炸和 社会 的快速变化,我们需要掌握高效、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在这一条路上坚持学习、努力实践、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芒格提到,无论他做什么投资,都是不断去完善自身思维体系的过程。他很注重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对还是错,通过实践中的反馈来修正自己的想法。 
    人们不是一定要走进学校跟随一个老师去学习。芒格提出   两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一种是你发现什么有效,然后复制它;第二种是你发现什么是无效的,然后规避它。   我们需要学会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并把后者看得更为重要。   一生中花绝大部分时间去研究什么样的事情会失败,然后尽一切可能去避免。  
       另外多元思维模型要求跨学科学习。芒格认为无须理会学科的法定界线,学习就应该回到最初的样子,需要学什么就学什么,世界是众多学科的综合体。也就是我们的学习应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在不断解决问题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而这种模型是跨学科的,只有在这多元思维模型框架之下,然后将实际经验和间接经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阅读等手段得来的经验)悬挂在这个复式的思维模型框架上。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加深对现实的认知。 
     3.应该学习哪些学科的重要思想  
    芒格认为,每个学科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这个世界,要对世界有真实的了解,就必须掌握多个学科的核心思维方式。芒格根据这样的认识,总结出了100多个多元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型将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 历史 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的思想理论结合起来(后面的文章会有详述)。 
    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这些思维模型搭建时的逻辑,就是“为什么学习思维模型最好去学习那些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因为这些理论具有最大的确定性以及普适性,这是获得智慧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最小的路径。” 
        4.那我们该怎样训练自己掌握多元思维模型呢?  
        第一,进行大量的有目的的阅读!  
    阅读是一种培养多元思维模型的有效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和学习不同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知识并经常用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它们来解决问题或者解释某种现象。比如经济学中的复利原理、数学的排列组合、决策树、心理学上的人类误判心理学、生物学上的进化论等,这些底层原理都可以用来解决不同领域的问题。 
    当然,学习一定是有目的,多元思维并不意味着要什么都去学,你必须要有一个核心的领域。   正如查理·芒格所说的“你若想在任何领域有竞争力,就必须熟练地掌握该领域的方方面面,不管你是否喜欢这么做,这是人类大脑的深层结构决定的。”  
     第二、向优秀的人学习!  
    在学习上,模仿一直是一个被证明有效的方法,不管是学习一门新技能,还是了解一个新领域,绝大多数人都是始于模仿,其中,向优秀的人学习是最好的捷径。尽管他们的成功过程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有一些基本的思维策略可以带来高效的学习、领悟,甚至创新。 
    多元思维的训练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这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需要刻意的训练,过程中可能很容易使人放弃,因为很多时候人们要是觉得一件事情“太难”,往往就会放弃它。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说过:“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人们愿意去做任何事情”。  
    但相信我,多元思维模型真的很有用。如果你把自己训练得更加客观,拥有更多学科的知识,那么你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就能够超越那些比你聪明得多的人。 
    而你的认真和勤奋付出,也将得到巨大的回报! 

探秘查理·芒格智慧背后的思考逻辑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