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怎样看待古代中国

2024-05-21

1. 外国人怎样看待古代中国

  遥远、神秘、古老、东方,这几个词至今仍是绝大多数没有来过中国的老外对中国的印象,朦朦胧胧、模模糊糊。这就难怪,许多老外一到中国就如坠云雾,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搞不懂中国人说的话

  众所周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两套话语系统:一套是用于公众场合的,一套是私下说话时使用的。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一在公开场合说话,就会比较多地加入一些套话、空话,甚至大话、假话。这四种话,我们自己很受用,可是外国人一听就犯迷糊。
  外国人只注意到北京上海的发达和繁荣,却不知道中西部农村的贫穷和落后。

  外国人只注意到中国宾馆大堂的气派,却不知道许多小学生连课桌都没有。

  外国人只注意到中国游客超强的购买力,却不知道中国游客由于出国机会很少,四姑六姨都托买东西,花掉的不仅仅是自己多年的积蓄,而且还有其他人的多年积蓄。

  外国人只注意到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却不知道我们的一飞机服装换不回一架飞机。

  外国人只注意到到处是中国制造,却不知道很少有中国创造。

  外国人只注意到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却不知道我们的首都都已经被重度污染了。

  外国人只注意到各地政府大楼、广场的气派,却不知道后面的民房快要倒塌。

  外国人只注意到我们请他客时餐桌上的菜总是多得吃不掉,却不知道那是公款吃喝。

外国人怎样看待古代中国

2. 外国的古代是怎么样的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早期比较著名的古代文明。
在公元前三千五百年至三千年间,首批国家在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与印度河谷出现。城邦制于此时兴起。罗马人自公元前三世纪开始以侵略与殖民的手段来扩张领土,于奥古斯都在位时,即耶稣基督出生的年代,罗马控制了地中海沿岸大部份地区。
欧洲在罗马帝国之后还有著名的中世纪,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至于非洲和美洲地区直到大航海被发现以前都保持的还是较为原始的部落形式。
再者古代欧洲很多国家的封建制度同我国不同,君主之下的领主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加之不想我国地大物博,所以对于航海比较重视。



(纯手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话说可否把问题具体一些,是整个历史脉络,还是政治经济文化的某个方面?建议你看看世界中古史,挺不错的)

3.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怎么样的??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看完我自豪了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怎么样的??

4.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呢?

在《甲骨文》中,一个美国人,一个匈牙利人,一个是《纽约客》作家何伟(彼得海斯勒),一个是研究汉字的学者叫高奕睿,他们同住在北京,相约在后海喝酒聊天。高奕睿解释中国为什么总是担心像何伟一样的外国记者:“对西方人而言,不管你怎么写,写出来的都是中国。如果你把我们坐在后海喝酒的事情写下来,人们会这样想,哇,中国这个国家真不错,读者的头脑里会浮现这样的场景。但它可能跟现实完全没有关系。”
不是跟现实没有关系,而是中国的现实如此复杂多变,只是描述这样的场景,会遮蔽很多不同层面的现实而已。何伟与其他中国问题专家不同,他不是研究中国,他一直生活在这里,用在场和存在的方式描述中国,他习惯性带入自己的视角,不怕不客观,而是尽量用自己的方式描述这个世界。他从不用单一的视角来描述中国,相比许多对身边的变化毫无知觉的中国人,他更像一个中国人,他融入这里的生活,没有把自己当成外来者,他不会故意制造东方奇观,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这就是他说的,尽可能把本地人和外来者的视角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会亲近这种真实的观察。
相比台版,简体版的《奇石》多收录了最后六篇文章,其中就包括这篇讲述新月派诗人陈梦家和他的古文字研究的《甲骨文》。这一篇文章比较特殊,不是独立行文,是截取何伟的另一本书《甲骨文:一次占卜当代中国的旅程》中的部分章节组合而成。剩余的大部分都是发表在《纽约客》上的独立文章。相对于之前出版的《江城》和《寻路中国》,《奇石》中的文章风格更为多变,涉及的话题也不再是单一的中国,还有日本黑道,伊斯兰清真寺,美国的西部,尼泊尔的和平队——在《奇石》那篇报道中,何伟解释了在1996年他为何参加和平队,然后被派遣到中国,“我需要时间用于写作,但又不愿意再去读书,而且不敢想象一份平常的工作会是什么样的。我很高兴有了学习外语的念头;教几年书的想法也让我很有兴趣”。从1996年到1998年他被分配到四川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习教授了两年英文,根据这段经历他写作了《江城》;而后他一直生活在北京,成了一名自由作家,从2000年到2007年,担任了《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奇石》中收录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写于这个时期。
何伟描述了一个不断变化中的中国。这种变化有时候身在其中的人们仿佛毫无察觉。不是我们毫无观察力,而是我们缺乏一种新鲜的视角审视我们的生活。我跟一个朋友解释何伟和《奇石》,当朋友得知这是一个外国人写的关于中国的书时,她下意识的反应是:“他一个外国人,了解我们的中国么?”我反问她一句:“你是一个中国人,你觉得你了解中国么?”我们习惯用自己的经验塑造我们周围的世界,这种人生中有限的经验给我们制造了一种假象,以为我们通过各种媒体和自我观察到表象就是现实。但是这种现实缺乏一种有限的验证,也缺乏一种更为广阔的视角,也就是缺乏一个参照物。我们习惯性把我们的经验塑造的世界看作是整个世界,也习惯用我们那点可怜的经验衡量整个庞大无比,变动不居的中国。但这其实不过是生活赋予我们的一种假象,我们所知道的,还没一个外国人知道得多,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外国人,而是中国发生的一切对他都是新鲜的,对我们仿佛更少刺激,缺少对比。
相比而言,何伟的视角更有利。收录在《奇石》中文章,因为涉及到不同时空中的中国,也涉及到中国之外的观察,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鲜的对比视角。在《去西部》中,何伟提到他跟妻子张彤禾(华裔作家,《打工女孩》一书的作者)回到美国生活,他突然意识到一种身份的错位:“我在海外生活的时间越久,就越觉得自己的视角正在发生相似的变化。中国成了我的参照物,我总拿自己对美国的认识与自己对亚洲的认识加以对照。我对美国的认识日渐成为开放式的,而不是定型的。我很难想象自己身处特定的地方,那实际上也意味着我有很多地方可以去。”所谓参照,所谓两种视角并不是固定的,随时都在变化之中,描述出这种变化和复杂来才是最为真实的。在那篇好玩的《四重奏》中,何伟说,作为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在认知上有两个很重要的时期:刚到中国的时候,发现自己一无所知,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学习:“这看起来根本无法完成。”第二个时期呢,这个国家变化太快了,一切都在飞速中解决,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学的东西够用:“这就是认知上的第二个时期,它比第一个更令人胆战心惊。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会让人感到孤独,可跟周围十三亿人分享这种感觉也不会带给你半点宽慰”。真是一种糟糕的体验和总结,所以这篇描述在中国学习驾驶的《四重奏》才写得如此荒诞和好玩。
揭示出我们生活的某种荒诞性,是何伟在关于中国话题文章的一个特点。但是读到这点并不让我们感到难为情,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把何伟当成了一个中国人,本地人,就像这个名字一样普通。
在本书同名的《奇石》一文中,他和和平队队友被骗买了假玉石和假的隐形眼镜时总结说“中国是一个充满教训的国家,我们大家现在还得天天学习”;在《四重奏》中,为了拿到驾驶证在驾校学习时,总结说“在中国,重复是一切教育的奠基石,实际上每一种新的技能都在以这种方式传授。中国人建造流水线工厂远胜于创新,这就是原因之一”;在《去西部》中,他回到了美国才发现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差异如此之巨,“在中国,他们不善于讲故事——他们不希望成为被关注的中心,很难从讲故事的过程中获得乐趣”,“他们不善于反思——不愿意去太多地思考自己的生活。这是他们跟美国人的主要差异,后者不断地制造出有关自己和自己所在地故事”;在《甲骨文》中,他采访陈梦家的弟弟时总结说,“中国人面对痛苦的回忆时,往往喜欢拐弯抹角,说出的故事也像仍在地上的绳子一样软弱无力。不过,一旦打定主意,他们的直白就无法抑制”。
这些观察无一例外都是他切身体验之后的感触和总结,得出结论的过程颇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但是这些观察充满了人情味和亲近感,这其实就是通过他的写作想要传达的一种对事情的本真感受,因为“非虚构写作的乐趣正在于探寻叙事和报道之间的平衡,找到办法,既爱说话又爱观察”。

5.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在英国小伙子夏仁巍眼中,中国的快速崛起令人目眩、让人着迷而且引人思考。他认为,未来是属于中国的。
夏仁巍一直都对中国抱有好感。小时候,他曾多次在北京度过夏天,那时他经常去北海公园跟北京的老大爷们打乒乓球。北京这座文化厚重的古城在他心底留下了非常温暖的回忆。
今年夏天,夏仁巍来到上海一家媒体实习。在他看来,上海是迄今为止他到过的最令人震撼的城市,这座城市的繁华、活力和对感官的刺激简直无以复加。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他感受到了今日中国的艺术和创新活力,即使与欧美一流的美术馆相比,上海的这些展馆也丝毫不落下风。
当然,上海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上海的共享单车和移动支付,在夏仁巍的家乡伦敦,还颇具未来感。即便对于他目前所就读的、处于美国硅谷核心的斯坦福大学,上海人早已习以为常的这一切也似乎是来自下一个时代。
夏仁巍认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活力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最好证据。他曾在上海搭乘高铁,坐在子弹型列车里望向窗外,高速公路上的双向车流被快速甩到身后,那种令人惊讶的平稳的速度感让他切身体验到中国经济引擎的澎湃动力。他从上海搭高铁到南京,途中路过了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等几座城市,一路上精心规划的街道和整齐的建筑证明,中国经济的确已经发生了实实在在的飞越。

夏仁巍与中国人聊起中国政治时,很多时候都会涉及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他认为,中国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是这个国家几千年来保持统一和稳定的重要原因。
当他与上海当地的老人谈论起今日中国时,他们看到的远不只是中国的崛起和西方的衰落。他曾听到一位上海老人这样解释:中华文明经历了低谷,如今正从最低处走出来。这位老人没有提到西方,更没有提到西方的衰落。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曾历经苦难,而如今他们崛起之后,内心的自信又是深沉的。
夏仁巍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家,考虑到这一点,某些中国人对“文明有礼的西方人”形象的执着和迷信就显得格外怪异。大英帝国建立在生产力和武力基础上的200年的辉煌怎么能与中国数千年厚重的文明相比呢?怎么能与中国古人对宇宙人生和社会历史深刻的思考相比呢?怎么能与中国历朝历代留给后人的珍贵典籍相比呢?如果中国人不能对自己的古代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并建立起真正的自信,那么中国就永远不可能成为塑造人类未来的力量。

夏仁巍期待着,有一天当他走在上海的淮海路上,周围的上海人都穿着中国品牌的服装,而不以Kenzo或路易·威登为荣;上海衡山路的酒吧里演奏着体现中国人灵魂的乐曲,而不是那些西方干瘪的噪音;未来上海陆家嘴的高楼体现的是中国设计师的巧思,而不是纽约早期建筑设计师笔下冰冷、毫无灵魂的设计。当然,在中国宏大的崛起图景里,这些细节不过是这个大时代里不那么完美的小注脚而已。
夏仁巍预感到,在他结束在上海的生活回到斯坦福之后,西方的一切在他眼中会显得更加怪异。整个西方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像一潭死水,媒体向大众兜售着虚幻的自信——“我们将继续领导全人类走向未来”,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充满了误解,甚至自欺欺人地故意无视这个星球的中心正不可逆转地向东方转移。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上海的繁荣、活力以及对未来的乐观和自信将深深镌刻在他的脑海中。21世纪将是中国时代的开始,“这个世界将不再是白人的了,那个时代将永不再来”。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6. 中国古人和外国古人的区别

  中国古代科学与西方古代科学比对
  
  摘要:
  古代东方有辉煌的四大文明——埃及、
  美索不达米亚、
  印度和中国,
  西方有灿烂的希
  腊、罗马文明。
  作为世界璀璨文明的两极,它们有相同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它们的根本区
  别是什么呢?
  浅析中国古代科学  
  中国古代科学的发明往往源自于技术的发明,
  在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劳作和技艺中脱胎于实
  践不断积累的经验。
  与西方将诸多人的原初创造发明如对火的使用,
  船的发明归功于神不同,
  中国是世代口口相传古人神话,
  众多基础工具是古人通过劳作传承下来的功绩。
  在科学发展
  的最初的源头上,
  中国古代无疑是走在西方的前面的,
  因为,
  我们更早地肯定了人在科学技
  术创造中恩能够发挥的作用。但是,
  在中国正统文化中的科学,敬天信神是前提,
  科学家要
  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整个社会也崇尚道德,
  民风淳朴,
  社会风气良好。在这样道德基础比
  较好的社会环境中,对道德要求很高的科学能够承传下来。
  
  正因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征,
  能够直接探索到宇宙和生命的奥秘,
  所以在承传上一直非常谨
  慎,宁愿不传、失传,也不误传给心术不正之人,即使是子女都不行。即中国古代科学在承
  传上是宁缺勿滥,
  随着时间的推移,
  整个社会道德的持续下滑,
  许多好的东西最后只好带进
  棺材里去了,中国古代科学的精髓在社会上就失传了。
  “修心”是探索宇宙深层奥秘的前提和
  基础,
  中国古代科学走的就是这样一条捷径。
  中国古代科学的一大特点是很少采用定量分析
  的方法。正因为此,许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真正的科学。
  
  事实上,中国古代是走了一条
  不同的科学道路。而选择甚么样的科学发展道路,与社会整体状态有很大关系。
  
  现在关心中国科学发展的人经常问一个问题,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辉煌的成就,
  但是为甚
  么近代以来“落后”了?为甚么中国近代没有出现像西方这种自然科学?这就是所谓的“李约

  瑟难题”
  。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
  需要对中国古代文化与科学技术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
  识,
  认清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之处,
  以及和现代西方科学的差异背后的本质是甚么。
  中国古
  代科学必然随着中华正统文化的复兴而复兴。
  古代西方科学的腾飞
  公元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欧洲进入了封建社会
  ,
  历史学通常把西罗马灭亡到
  1640
  年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千年称为中世纪
  ,
  而科学史稍有不同
  ,
  一般是指古希腊罗马文明结束到欧
  洲文艺复兴这一千年的时期
  ,
  大约是从公元
  5
  世纪到
  15
  世纪。
  众所周知在这一时期,
  欧洲科
  学由于遭到基督教神学的压制和迫害沦为神学的婢女
  ,
  任何揭示自然奥秘的科学思想只要不
  符合宗教教义都会被斥为异端学说而遭到镇压。尤其是当基督教被立为国教以后
  ,
  教会垄断
  了文化教育,
  垄断了整个精神生活。
  教会这种一教遮天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必然会敌视、
  压
  制以对自然的自由探索为己任的科学。其中最突出的证据就是藏书达
  70
  万册,珍藏着人类
  古代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世界第一大图书馆
  ----
  亚历山大图书馆曾两度遭到基督教徒的焚毁,
  以及由柏拉图创建,持续了
  900
  多年的希腊学术大本营——柏拉图学院被封闭(公元
  529
  年)
  ,
  这标志着欧洲古典科学文化的终结和科学史意义上的欧洲“黑暗中世纪”的真正开始。
  [1]
  直到
  11
  世纪十字军东征发现了古希腊文明以后,情况才有所改变。在这种环境下,科学知
  识难有生根发芽的土壤,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当然阻力重重,停滞不前。
  
  由于欧洲在中世
  纪特殊的社会环境,
  科学技术不可能在这时期有大的发展,
  出现倒退也是不足为怪的。
  然而,
  中国古代科学的落后陷入桎梏甚至开始落后于西方十三世纪就已开始了,
  因为此时中国人的
  思想和欧洲人相比已经远远落后了。
  
  十一世纪后期,
  意大利成立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所正规大学,
  此后,
  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许多
  大学,如牛津大学(
  1168
  )和剑桥大学
  (1209)
  及巴黎大学
  (1200)
  等
  .
  至十四世纪末欧洲已有
  65
  所大学
  [2]
  。
  这些大学成为当时学习和交流科学技术的专门学术机构
  ,
  为欧洲科技起飞
  ,
  也为

  近代科技在欧洲的诞生准备了条件。从大学开设的课程来看
  ,
  既包括人文学科
  ,
  也包括自然学
  科
  ,
  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天文、音乐、法律、医学等一应俱全
  ,
  在校学生多达千
  人
  ,
  学制
  5-6
  年
  ,
  这些大学同时也为欧洲的科技革命提供了生力军。文艺复兴运动的主将有三
  分之二都是以前这些大学培养出来的
  ,
  如罗吉尔·培根、
  达芬奇、
  哥白尼、
  薄伽丘、
  塞万提斯、
  布鲁诺等。
  而与此同时的中国高等教育还袭用以前的“程朱理学”
  ,
  “四书”
  “
  五经”千古不变,
  “农医
  天算”悉听君便,自然科学始终屈从于人的实用意图
  ,
  不但起步较晚
  而且时兴时废
  完全掌握
  在统治阶级的手中。那时连办新式大学的想法都没有
  这不能不是一个差距。
  中国古代科学与西方近代科学比较
  中国古代科学重经验,西方近代科学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是对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
  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
  即感性认识阶段,
  缺乏理性认识。
  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
  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中国古代科学重综合,西方近代科学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学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西方近代科学善于分析,把分析的实践
  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
  中国传统科学重实用,西方近代科学重理论。
  中国传统科学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实用性强,缺乏逻辑方法进行理论概括和分析;
  西方近代科技属于理论科学,大都属于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
  中国古代科学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学主要服务于工业
  

7. 外国人怎么看古近代中国?

自从读到马克思把中国人比喻成“袋子里的马铃薯”的文字之后,我就一直注意“外国人怎么看中国”的问题。可以说,“外国人论中国”主题的论著已经汗牛充栋了。每每读到其中论述时,我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起初,抑制不住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理——外国人有什么资格对中国说三道四、评头论足?不过,当联系到古代、近代的中国是何等的闭关锁国,何等的道德专制,何等的自我欣赏,何等的愚昧落后(当然也有我们的优势或优点,在此存而不论)时,我的自尊心便无法安静下来。“老外看中国”肯定“老外”吗?他们的“偏见”中是否也有“正见”甚至是切中要害处?下面只列几条,请你思考——
孟德斯鸠:“他们(中国的统治者)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礼教。中国统治者就是因为严格遵守这种礼教而获得了成功。中国人把整个青年时代用在学习这种礼教上,并把整个一生用在实践这种礼教上。文人用之以施教,官吏用之以实行。生活上的一切细微的行动都包罗在这些礼教之内。所以当人们找到使他们获得严格遵守的方法的时候,中国便治理得很好了。”
艾森斯塔德:“即使儒教是一种宗教的话,那它也是国家的宗教,而不是个人的信仰体系。它没有发展出专门化的角色或宗教组织,但是它贯透于国家组织之中,把中国变成了一种特殊类型的教会国家。”
利玛窦:“从远古以来,君主政体就是中国人民所赞许的唯一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富豪政体或任何其他的这类形式,他们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中国人“因为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之中只有中国值得赞羡。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的名气而论,他们不仅把别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性的动物。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明是值得夸耀的”。
艾斯卡拉:“从远古一直到19世纪终了,中国知道并且使用一种非常独特的、与大多数西方国家所接受的希腊、罗马观念极不相同的法的概念。这一中国的概念虽然不是儒者们的创造,但至少是为他们异常精确地表述出来的。或许可以说,两千五百年来,中国是靠‘儒家的玄想’来维持的,靠着它关于人类秩序与自然秩序相互作用的理论,关于君主对社会和宇宙之间和谐负责的理论,关于依靠对礼仪的示范和遵守而非法律和惩罚而达于和谐的理论。中国实在法所特有的近代法典编纂之前的表征,就浸淫于这种玄想之中。”
艾尔曼:“儒家系统化的社会、历史、政治观点都是围绕祖先崇拜展开的,宗族关系被奉为道德行为的文化基础。忠孝等宗法观念又被外化到国家层面。因此,宗族秩序的道德影响作为地方社会的建设性基石,被国家认为是有益的。”“引自经典的政治语言是晚期帝国意识形态主张的体现。皇帝、朝臣、军官和士绅都借经典为他们对公共及私人事务的垄断辩护。经学研究被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政治话语,成为一种为国家政权合法性辩护的具有意识形态封闭性、排他性的系统。晚期帝国的政治权力通过儒家道德、政治哲学反射到令人仰慕的制度和符号系统之中。”
马克斯·韦伯:“中国的考试,并不像我们我们西方为法学家、医师或技术人员等所制定的新式的、理性官僚主义的考试章程一样确定某种专业资格……中国的考试,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完全具备经典知识以及由此产生的、适合于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思考方式。”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一书中指出:“皇权由巫术的神性中发展出来,世俗的权威与神灵的权威统一于一人之手——皇帝为了获得神性必须具有的个人品质,被仪式主义者与哲学家加以仪式化,继而加以伦理化。皇帝必须依据古典经书上的仪式和伦理规则生活与行事。这样,中国的君主首先是一位大祭司。”

外国人怎么看古近代中国?

8. 外国人是怎么看待中国的

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人的  人家虽然不追着我们中国人看热闹,但是却经常好奇地向中国人提一些问题,在此归纳为10条,以飨国内读者。  1.你最惊讶的事情是什么?  到了西方,刚结识的外国同事、朋友或老师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到了我们国家,最令你震惊和奇怪的事情是什么?"如果我们要以诚实的态度去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那答案应该是:这里的一切和我的想象差不多。原因很简单,今天的中国人通过报刊、电视、电影、因特网等媒介对西方的政治、文化、生活有翔实的了解,来到国外,除了一时语言还有所不适应以外,真的怎么也体会不到Culture Shock("文化震撼")。许多外国朋友对这个答案自然很不过瘾。以他们对中国的了解,觉得你们来自"黄土地"上那个至今还"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穷乡僻壤,乍一到我们这灯红酒绿的发达世界一定觉得头晕目眩,有很多感触吧!  2.北京什么时候"改名"的?  出国在外,总是有外国人问"Peking"("北京"过去在英文中的通常拼法)什么时候被改成"Beijing"("北京"的汉语拼音,现已经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拼法)的。对这个问题,我总是胸有成竹地答道:北京就是北京,从来就没改过名,只是拼音的方式改用中国汉语拼音。可就有一次,一位略通汉语的法国人接着问:那为什么"中国"不用汉语拼成zhongguo"在国外通用呢?我一时语塞。是啊,"中国"在英文里是"China",在法文里是"Chine"(发音"士因呢"),在阿拉伯语中是"思因",在泰语中是"今",还真就是没有叫"Zhongguo"(中国)或是"Zhonghua"(中华)的。不过不要着急,将来台湾回归祖国,统一以后的中国的外文名称说不定就叫Zhongguo。  3.狗肉好吃吗?  刚到巴黎时,有法国人问:你喜欢吃狗肉吗?我那时初出神州,不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不论我怎么回答,我都承认了吃狗肉这个事实,而这正是他想达到的目的。在这些外国人看来,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你们怎忍食而啖之!?不过,我很难告诉外国人,狗儿在中国虽然一样可以看家、破案、陪主人,但是地位却不高,名声也不大好。比如我们中国人在贬低他人时常说"狗仗人势"、"走狗"、"臭狗屎"等等。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吃点这"狗东西"的肉也算不上什么吧。当然在老外面前千万不要夸耀鱼翅熊掌燕窝,免得担上虐待动物的罪名。  4.用筷子怎么喝汤?  许多老外下功夫练习使用筷子,到了中国餐馆就拒绝用刀叉,说是不使用筷子就吃不出中餐的滋味。可是有一件事许多外国人始终搞不明白,那就是用筷子怎么喝汤?我听见有老外自作聪明地说一定是有一种像吸管那样的筷子,平时夹菜吃饭,喝汤的时候就放在嘴里吸。我告诉他们,中国人喝汤的时候把筷子放在一边,或用勺子喝,或端起碗喝。外国人听了似信非信:就这么简单?  5.哪个是姓,哪个是名?  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姓在前名在后,很符合逻辑。而西方人则不然,要先说名字,然后再说姓。所以外国人见了中国人的名字,不知所以然,往往要问:那个是姓,那个是名?回答当然是:我的前面的名字是姓,后面的名字是名字。别看这么简单,用英语说就罗嗦了,老外总是弄混。所以现在好多中国人出国后自报家名时干脆把姓名颠倒。  6.你不高兴吗?  记得那次去法国,在戴高乐机场有法国朋友来接,张牙舞爪,连亲带吻,夸张的动作好像几辈子没见面。同时来接机的还有在巴黎的中国同学,老乡遇老乡,虽然是两眼泪汪汪,但仅仅是握握手而已,脸上却平静如水。这令老外大为不解:难道你们不高兴吗?怎么跟外国人解释呢?中国人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主要指心情的愉悦,而不是嘻嘻哈哈的外在表现。当然,凡事总有个例外。我的一位中国朋友爱说爱笑,表情发达,虽然也是黑眼睛、黑头发和黄皮肤,但是总是有洋人打听她是美国还是拉美哪个国家的人?  7.你有没有"关系"?  中文"关系"(guanxi)一词已经成为打入西方语汇的少数中文词之一。有一次我在一家出口公司申请职位,公司人事主管以神秘的口吻问我:"在中国有没有'关系'?"实际上,西方人与中国人一样讲究关系。我的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美国人从小学起就知道"KISSING-UP",类似于中文的"溜须拍马",专门用来取悦老师拉关系,以"提高"课程分数。有一次,一位美籍华人试图说服我中国人所说的"关系"和美国人心目中的"关系"还是不一样。他举了个例子:假设比尔·盖茨介绍一个年轻人到另一家电脑公司去工作,如果这是家美国公司,那么那美国老板会想盖茨介绍来的人,素质一定不错,留下;如果这是家中国公司,中国老板会想这可是盖茨介绍来的人,我不雇用他岂不是太不给人家面子了吗?  8.为什么中文这么难?  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想学中文。但是往往练了一会儿"妈、麻、马、骂"以后就有点泄气:"为什么中文这么难?"中文对西方人来说有点难不假,但更要命的是西方人学中文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在他们的语汇中,往往用"中文"这个词泛指不可理喻之事、或看着新鲜但又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东西。英语里有"中国迷宫"(CHINESE PUZZLE)的说法,任何晦涩难懂的事都可以用这个词形容。另外,"中国盒子"(CHINESE BOXES)原指大盒子套一串小盒子的中国小玩艺儿,现引喻复杂之事;"中国拷贝"(CHINESECOPY)这个词指一个把原件缺点和疵点都完满地复制的拷贝方式。记得我在法国读书时一次考试,卷子发下来后,只听旁边的法国同学嘟囔"C'EST DUCHINOIS"("这简直是中文!")。  9.你会功夫吗?  走在国外的街头,时不时一些外国人会莫名其妙地突然冲你划拳踢腿,嘴里含混不清地说:kongfu(功夫)或者JackieChang(成龙的外文名)。原来这是些功夫爱好者,想与中国人交流一下体会。一旦聊起来,他们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会功夫吗?"在许多外国人眼里,中国人从小就练功夫,虽然不一定能像成龙那样飞檐走壁,但是对付个把地痞流氓还是绰绰有余。有一次我到非洲的坦桑尼亚出差,晚饭后想在达累斯萨拉姆的街头遛弯。出去之前问旅馆服务人员外面治安如何,有没有危险。那黑人看看我,说:有你在就不危险。因为当地人认为中国人个个功夫了得,惹不起。  10.有清凉油吗?  出国准备行装带点什么东西是很费思量的事。除了个人日常用品,总还是想带点有特色的纪念品,与外国朋友交往的时候用得上。比如双面绣、折叠扇、邮票、手绢之类都不失为良好的选择。以我个人的经验,最好再带上几大盒清凉油。不知为什么,清凉油这东西国外没有厂家生产,似乎也没有店家从中国进口销售。外国人一般比较喜欢薄荷的味道,再加上清凉油有祛痒提神的奇效,尤其受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朋友的宠爱。许多外国人见了中国人都问:"有清凉油吗?"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去拉美的一个小国,进海关的时候,边防警察仔细看了看护照,确认是中国人以后,突然伸出手来,嘴里念念叨叨,似乎要什么补充证件:"清凉油……"。这位朋友顺手从口袋里掏出一盒清凉油递过去,顺利进关,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