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薪酬管理

2024-05-12

1. 怎样做好薪酬管理

要做好薪酬计管理工作,哪么主要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如果以下几方面工作做得十分优秀的话,相信你的薪酬管理工作也将是非常优秀的。
1、薪酬调查;
2、岗位分析与评价;
3、了解劳动力需求关系;
4、了解竟争对手的人工成本;
5、了解同行业薪酬福利水平;
6、了解企业的战略、价值观以及企业财力状况和经经营特点等。

怎样做好薪酬管理

2. 怎样做好薪酬管理工作

确定薪酬战略
典型的薪酬战略包括市场领先型薪酬战略,跟随型薪酬战略及保守型薪酬战略。
做好岗位评价
1.明确职责。通过岗位评价,可以对 岗位的整体情况作出评定,这有利于岗位职责的明确。
2.对内公平。众所周知,在企业薪酬设计中,岗位评价是实现薪酬管理对内公平的重要手段。
明确薪酬定位
1. 薪酬水平。薪酬水平是企业薪酬体系市场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影响着企业对于人才的吸引、激励和保留,因此薪酬水平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2. 薪酬结构。薪酬结构不仅直接关系员工的薪酬分配,而且还关乎薪酬激励,都是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方面。
执行绩效考核
合理的 绩效考核总是能将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薪酬进行直接关联,这让企业的薪酬管理更加容易。
1.考核内容的制定。在绩效考核的时候,关于考核方式、考核指标、考核周期等具体的考核内容要做好。
2.确保薪酬和绩效关联。很多企业也非常重视 绩效考核的执行,但是效果非常不好,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的将绩效和薪酬关联起来。
3.工资范围要大。绩效考核的一个主要作用就在于通过绩效薪酬对员工进行激励,所以对于企业的工资范围要在科学的情况下尽量拉开差距,这更能体现激励的效果。

3. 怎么样才能做好薪酬管理

第一,确定薪酬管理目标 
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推广规划,薪酬管理目标具体地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建立稳
定的员工队伍,吸引高素质的人才;②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高绩效;③努力实现组织
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协调。 
第二,选择薪酬政策 
薪酬政策,就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薪酬管理运行的目标、任务和手段的选择与组合,是
企业在员工薪酬上所采取的方针策略。薪酬政策具体的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企业薪酬成
本投入政策;②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选择企业合理的工资制度;③确定企业的工资结构以及
工资水平。 
第三,制定薪酬计划 
薪酬计划,就是企业预计要实施的员工薪酬支付水平、支付结构及薪酬管理重点等内容,
是企业薪酬政策的具体化。企业在制定薪酬计划时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①与企业目标管理
相协调的原则;②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原则。 
第四,调整薪酬结构 
薪酬结构,就是企业员工之间的各种薪酬比例及其构成。薪酬结构具体的讲包括以下三
个方面的内容:①企业工资成本在不同员工之间的分配;②职务和岗位工资率的确定;③员工
基本、辅助和浮动工资的比例以及基本工资及奖励工资的调整等。对薪酬结构的确定和调整
要坚持给予员工最大激励的原则。

怎么样才能做好薪酬管理

4. 怎样做好薪酬管理

      导语:良好的薪酬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从而起到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同时,薪酬在组织中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它与组织员工的利益密切相关。
                怎样做好薪酬管理         1、明确公司薪酬战略定位:将人员队伍的薪酬收入控制在市场中上水平,保证公司现有人员队伍的稳定,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并且形成一定的外部吸引力。
         2、调整薪酬挂钩原则,建立基于岗位价值、人力资源价值、工作业绩的.价值分配体系,使员工收入水平向岗位价值、人员素质、工作贡献方向倾斜。
         3、建立职位等级制度,开辟员工横向发展跑道,满足在职位晋升机会不足的情况下员工个体发展的需求。
         4、调整薪酬体系中固定收入与浮动收入的比例,在设计上保证员工收入水平较大涨幅,但增加员工浮动收入的比例,增强薪酬的激励效应,促进公司薪酬制度与市场接轨。
         5、引入多元化的激励模式,充分利用薪酬杠杆调节,充分调动员工潜能与工作热情。
         6、完善公司福利制度,调整福利制度的灵活性,建立在适度集中的基础上自助式福利体系,满足员工多元化的需要,将福利制度引导到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促进其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来。
         7、依据企业组织变革、中期经营效益以及市场薪资行情的变化等因素适时对薪酬体系进行调整,保持薪酬体系的动态涨跌,促使公司薪酬制度逐步实现市场化、企业化。
         薪酬管理原则         1、竞争性原则:整体收入水平位居市场行情中上游水平,具有较强的外部竞争力。
         2、公平性原则:制定严密的薪资区分标准,并形成规范制度,避免人为因素主导薪资区分。
         3、激励性原则:依据岗位性质合理调整薪酬结构,加大变动收入比例,提高薪酬制度的激励效应。
         4、业绩导向原则:员工收入水平要全面跟业绩挂钩,高低水平凭业绩说话,严格执行“按贡献分配”。
         5、充分差距原则:员工收入水平要全面拉开差距,对于不同重要性以及不同业绩表现的员工要严格区分。
         6、人性化原则:奖金、福利等元素要充分考虑员工多元化需要,尽量避免一刀切,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
         7、动态性原则:公司整体薪酬结构以及薪酬水平要根据企业经营效益、薪资市场行情、宏观经济因素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能动的适应企业发展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

5. 怎样做好企业的薪酬管理

做好企业的薪酬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以岗位分析为基础的岗位薪酬
为保证内部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认真做好岗位评价等配套工作。岗位评价需要结合公司经营目标,在业务分析和人员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部门职能和岗位关系,编写岗位说明书。岗位评价在职位描述的基础上,对岗位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比如岗位对企业的影响、职责范围、任职条件、环境条件等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相对价值。通过岗位评价比较出公司内部各个岗位的相对重要性,排出岗位等级序列,确定相应岗位工资。

2、针对薪酬等级范围过窄,导致员工薪酬的提升空间过小的问题,可以采取宽带薪酬。
宽带薪酬是一种真正鼓励员工爱岗敬业的薪酬体系,它不鼓动员工好高骛远拼命的挤向垂直晋升的独木桥上,同时让企业与员工“双赢”。宽带薪酬体系为扁平组织结构奠定基础,能引导员工重视技能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从职位的晋升转移到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对企业有价值的工作中,还有利于职位的轮换,能密切配合市场供求变化,有利于推动良好的工作绩效。
3、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体系。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评估、绩效诊断、绩效改进、绩效沟通辅导、绩效激励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管理循环过程。绩效管理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科学化、规范化、定量化的绩效考核可以消除原有考核体系中存在的平均主义与形式主义。平衡计分卡各项指标设置中,除了能全面衡量员工的工作业绩外,还设置一些有利于企业长远和均衡发展的指标,以实现公司战略与员工行为的一致。

4、改变传统单一的福利模式。
通过对员工的调查获知员工对福利的偏好,在重视员工福利愿望的基础上,制定灵活多样的福利项目规划。借鉴现在西方国家比较流行的弹性福利计划,即在规定福利总额的前提下,根据员工的特点和具体需求,设计出一些福利项目组合,让员工自行选择。这些福利模式既满足员工的需求,又有效的控制福利成本。

怎样做好企业的薪酬管理

6. 怎样做好企业的薪酬管理

   导语:薪酬管理,是在组织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薪酬支付原则、薪酬策略、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构成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怎样做好企业的薪酬管理,欢迎大家参考!
     薪酬方案设计是源头 
    要做好企业内部薪酬管理,第一个关键的动作就是做好企业内部的薪酬方案设计,因为薪酬方案设计出来的各项要求将会成为指导各级管理者进行日常薪资管理的准则,如果这个源头在设计时就出现了一定偏差,那么在执行过程中肯定也会出现同样的甚至更严重的偏差。例如: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销售系统全员一直采用销售额提成制的薪酬分配模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发现:营销干部在管理团队,制定营销战略规划,规范各项营销活动的政策、制度流程方面不能胜任。出现这样的偏差,根源在于该企业在薪酬设计时一直采用销售额提成制,营销干部只会关注眼前的销售额,至于团队建设、组织管理、战略规划等各项工作因为与其个人的利益分配毫无干系,所以没有人会在这方面下工夫去研究与实践。
    并且,薪酬方案要结合企业内部的部门与岗位的工作性质及绩效要求,来进行针对性地设计。
     薪酬水平策略设计 
    薪酬水平反映了企业薪酬相对于当地市场薪酬行情和竞争对手薪酬绝对值的高低,通常有领先型、跟随型、滞后型、混合型四种策略。目前,大部分企业都会根据内外部人力资源供需情况,采用混合型薪酬水平策略。
    例如,一家生产A产品、且连续5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企业,试图进入关联的B产品行业市场。于是,在研发技术人员的薪酬水平上,采用领先型策略旨在高薪“挖角”行业内高端技术人才。同时,因为A产品与B产品的营销渠道可以通用,所以,该企业在营销人才的薪酬水平上继续采用跟随型策略。
     薪酬结构设计 
    薪酬结构设计一般会对企业的职位先进行分类,然后通过职位价值评估确定职位等级,继而结合企业内外部薪酬调研与各类职位的薪酬水平策略,确定每个职位的职位等级与对应的薪酬总额。所以,薪酬结构设计一般也叫做职位等级与薪酬结构标准设计。
    薪酬结构设计的关键点在于企业内部职位的岗位价值评估结果与各类职位的薪酬水平策略。例如:在一个以研发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里,其研发类的所有职位价值会比同层级的其他类职位价值要高,其薪酬水平策略采用的是研发类职位领先型、职能类职位滞后型,所以在该企业最后设计出来的薪酬结构中,研发工程师的职位等级与薪酬总额可能会高过人力资源总监。
     薪酬构成设计 
    大多数企业的薪酬构成不外乎由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两部分组成,也有些企业采用的是纯佣金制的单一的浮动薪酬。固定薪酬构成的科目一般有月(年)度底薪,各类补贴如年功补贴、学历补贴、技能补贴等;浮动薪酬一般由周期内的`绩效奖金、年底分红奖金组成。
    企业在进行薪酬构成设计时,需要考虑实际操作过程中符合《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因为企业的薪酬结构设计确定的是一个职位的薪酬总额,而薪酬构成设计则是把这个总额分解成各种构成科目,相关薪酬构成的科目支付条件必须在劳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约定,并以此规避劳资风险。
    为了支撑企业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在薪酬构成设计时,也需要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连续几次绩效考核不达标,经培训辅导仍不能胜任后的调岗、降薪或直接辞退等约定。
    并且,绩效工资必须有对应的绩效考核合约书进行支撑,所以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时,必须与被考核员工签订相关的绩效协议,以规避劳资风险和明确员工业绩标准。
     薪酬实施方案的设计是执行前提 
    在实际薪酬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围绕设计的薪酬方案的实施结果往往并不乐观。这是因为很多企业在薪酬设计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与人力,但往往忽视了方案实施时所需要的支撑方案,所以很多薪酬管理变革动作宣告失败。
    企业薪酬设计起源于企业的组织设计、岗位工作分析、绩效考核方案,所以在策划企业薪酬体系实施方案时,需要有步骤地进行以下工作:
    ①确定、签发、公示企业内各部门的组织架构、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
    ②设计、研讨与修订、签发、培训、宣传贯彻各部门及岗位的绩效考核方案;
    ③确定、报批企业内部的职位等级与薪酬结构标准,考虑到薪资保密性,一般只对相关管理者进行培训、解释与说明;
    ④制定、研讨、培训企业内部的薪酬管理制度,包括各类岗位的薪酬构成与核算的流程、日常薪酬预算、调薪、薪酬发放审批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内薪酬方案实施时,不能仅靠人力资源部来一手组织甚至操办,必须成立公司的薪酬管理委员会,由公司一把手亲自负责。
     薪酬总体情况的分析 
    做好公司及各部门每月薪酬总额分析、人数变化趋势分析、人均薪资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薪资变化的趋势与具体变化的原因:是人数的增加导致薪资总额的上升,还是调薪导致人均薪资上升继而使总额上升。
    引入薪酬管理的关键绩效指标监控企业在人力成本费用率、人力成本投资回报率方面的变化趋势,计算公式参照如下:
    人力成本费用率=(薪资费用+福利费用)/营业收入,该指标用来评价人力资本投入的产出效率;
    人力成本投资回报率=(薪资费用+福利费用+税前利润)/(薪资费用+福利费用),该指标用来评价人力资本投入的产出效益。
    例如,一个公司有5个销售区域,人力资源部门每个月统计他们的人力成本费用率,从而可以得出各个部门的人力资本投入的产出效率,同时也能清楚地知道人力投入产出效率出现异常的部门,并及时找到相关的问题点进行改善。
    人力成本投资回报率则更加有管理的指导意义。如一个公司的新项目或者新公司运营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利润为零,此时人力成本已经发生了作用,即利润=收入-支出(成本),利润为0时,至少保证了收入足以冲抵支出;该公司人力成本投资回报率一年的是0.6,1月是0.1,2月是0.2,3月是0.3,4月……12月是1.0,事实上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该公司正在逐步转亏为盈,人力成本投资正在收到更大的回报,从而我们可以断定该公司的经营效益正在好转。
     薪酬结构分析 
    每月人力资源部可以统计公司、各部门的各岗位层级的薪酬总额(包括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变化趋势、各岗位层级的人均薪资变化趋势,从而观察出企业内以及各部门内相邻岗位层级的收入差距是否合理,并以此作为改善公司薪酬结构的参考依据。
     薪酬构成分析 
    ①固定薪酬构成明细分析。如对加班费、工龄工资进行分析与管控:每月统计与分析公司、各部门加班费(工龄工资)总额、人均加班费(工龄工资)金额、薪资总额中的加班费(工龄工资)占比,找到异常点,并进行有效管控;
    ②浮动薪酬分析(即绩效奖金发放分析)。包括奖金、业绩、利润,薪资总额、人均薪资、人均利润、人均销售额等同期对比分析,通过对这些指标变化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评估出绩效考核方案及激励政策的有效性。
     薪酬管理的设计思路 
    1、明确公司薪酬战略定位:将人员队伍的薪酬收入控制在市场中上水平,保证公司现有人员队伍的稳定,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并且形成一定的外部吸引力。
    2、调整薪酬挂钩原则,建立基于岗位价值、人力资源价值、工作业绩的价值分配体系,使员工收入水平向岗位价值、人员素质、工作贡献方向倾斜。
    3、建立职位等级制度,开辟员工横向发展跑道,满足在职位晋升机会不足的情况下员工个体发展的需求。
    4、调整薪酬体系中固定收入与浮动收入的比例,在设计上保证员工收入水平较大涨幅,但增加员工浮动收入的比例,增强薪酬的激励效应,促进公司薪酬制度与市场接轨。
    5、引入多元化的激励模式,充分利用薪酬杠杆调节,充分调动员工潜能与工作热情。
    6、完善公司福利制度,调整福利制度的灵活性,建立在适度集中的基础上自助式福利体系,满足员工多元化的需要,将福利制度引导到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促进其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来。
    7、依据企业组织变革、中期经营效益以及市场薪资行情的变化等因素适时对薪酬体系进行调整,保持薪酬体系的动态涨跌,促使公司薪酬制度逐步实现市场化、企业化。

7. 如何做好员工薪酬管理

   合适的薪酬管理才能留住人才,那么如何做好员工薪酬管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市场定位偏低 
    公司的工资水平合理,相比整个市场和同行业的薪酬状况具有吸引力,公司的薪酬才具备竞争力,才能吸收优秀的人才。但如果公司薪酬较市场水平明显偏低,一方面会造成人员严重流失,不利于公司内部的稳定。那些教育水平较高,素质相对较好的员工如果得不到可以期望的更高薪酬,则很容易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跳槽到其他公司;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其结果是公司不断招聘新雇员以满足运作需求的同时,老雇员又不断离职的恶性循环,这对人力资源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二、对内不公平 
    研究发现,人们关心工资差别的程度有时甚于关心工资水平,然而个人能力及其工作职务的区别必然带来个人薪酬的差别,如何使这种差别做到即鼓励先进又能被大部分人接受呢?这就要求薪酬必须遵循“公平和公正"的基本原则。不同部门之间或者同一个部门不同人之间,个人的薪酬水平必须反映岗位职责的区别和个人能力的大小,也就是工资差别合理。对比现实中企业内部薪酬,常有以下问题产生:
    1、一些部门内部相邻职位之间薪酬差距太大。某些部门其上级工资可能是其直接下属的三倍以上;
    2、与第一种情况相反,有时在同一辅助部门内,上下级之间同属于管理性职位,下级的工资却比上级高许多;
    3、相同的岗位不同人之间的薪酬差距太大。从事相同或类似的工作,承担相应的责任相仿,但两人薪酬却有近一倍的差距;
    4、公司内部薪酬的不公平,造成不同部门之间以及相同部门个人之间权利与责任不对等,使部分绩优职员进行内部比较时心理失衡,严重影响士气,也打击了个人工作的积极性。
     三、通过加班增加工资收入 
    毋庸置疑,加班工资在个人总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然而,通过付给加班工资来解决职工工资收入的差异,就会使工程技术部门和辅助部门存在较多弊端。这是因为:
    1、由于加班工资在工资总额中占的比例较大有时甚至以倍数计算,许多部门主管并非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雇员的加班进行调整,而是将加班工资误用作调整雇员工资收入的手段。
    2、统一固定加班时的制度,不能弹性地处理加班的需要,造成平均主义,无法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总体加班费用支出大,致使雇员整体收入拉低。表现出内部分配的不公平以及与市场的较大的收入差异。
    3、大多数雇员对比收入水平时都会将固定的工作时间作为主要的参数。从固定工作时间的角度来看,公司工作时间偏长;而实行责任制的公司,平时工作每天8小时,任务紧急的情况下无偿加班。因此,实行责任制的公司固定工作时间要少,但完成的工作任务并不少。雇员在非规定工作时间的工作贡献应以个人表现的形式在年度薪酬调整中给予考虑。
     四、组织结构滞后,岗位不明晰,导致升职加薪不科学 
    由于缺少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职位界定不清晰,岗位说明流于形式。,升职与加薪基本上靠各管理者主观掌握,裙带关系以及溜须拍马盛行,导致以下几种现象出现:
    1、同一个人可能连升三级,但从事同样工作;
    2、部门中从事相同工作的职员可以有好几个不同的级别,薪酬相差更是五六倍;
    3、生产性部门一个主管可以只负责管理十来个工人,而一个助理主管却有好几个助理是其下级,负责管理上百人;
    4、一个两百号人的工序可以有四十多个管理人员。
    岗位不明确导致各人责权利的不对等,从而也使内部的薪酬严重失去平衡,使薪酬矛盾加剧。
     五、年资成为主要付酬对象 
    年资成为付酬导致清洁工可以拿比大学生还高的工资,也形成了同一工作岗位上不同两人收入相差上倍的咄咄怪事。年资浅的雇员收入水平与市场水平差别较大,普通严重偏低,造成流失频繁;年资长的雇员中部分高于市场水平,并且是连续增长,缺少控制;这种情况的个别高薪与低薪同时存在,造成工资分布两极分化。
    1、年资长的雇员普遍与职位要求的教育水平相比偏低,但这部分雇员经验较好而且相对较稳定,流失少。
    2、年资浅的雇员尽管大部分教育水平符合职位要求,但流动性大,积累的工作经验不多,形成公司中长年资而又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雇员不足。
    3、年资长有经验的雇员教育水平不足,教育水平符合要求的雇员年资浅经验不足,从而造成公司人员素质水平严重失衡,后继乏人,对公司长远的发展存在着负面的影响,难以提高公司的整体企业文化和管理水平。
    因此,一个追求高效率的公司会鼓励员工的持续贡献,但绝不应让年资左右一个人的工资水平。
     六、薪酬体系不合理 
    薪酬体系是指薪酬的构成,即一个人的工作报酬由哪几部分构成。一般而言:员工的薪酬包括以下几大主要部分:基本薪酬(即本薪)、奖金、津贴、福利、保险五大部分。
    1、本薪。在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基本薪酬差异是明显的,一般能升不能降,表现出较强的刚性。企业中常出现的问题包括以下两方面:部分职位本薪大大低于市场水平,解决个人收入差异主要靠加班;某些年资长者本薪过高,对这部分人薪酬失去了弹性。
    2、奖金。薪酬反映员工的工作业绩的部分为绩效奖金,薪酬反映公司的经济效益部分为效益奖金。绩效奖金及效益奖金的缺少导致薪酬与工作业绩、经济效益脱节。
    3、津贴。津贴设置不合理,对一些特殊的工作岗位缺少补偿,同时也使薪酬失去了其灵活性。
    4、福利。福利应是人人都能享受的利益,它能给员工以归属感。福利特别强调其长期性、整体性和计划性。福利制度的不完善及缺少整体规划,经常是浪费了资金却没效果。
    5、保险。保险其实也属于福利的一种,它是一种对长远利益的保证或者对突发事件的.一种预防,社会保险还有强制性的意义。有的公司当社会保险是一种额外负担,使员工感觉缺少安全感,长期利益没有保障。同时,对员工的突发的事故也没有预防。
    薪酬体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活有效的薪酬制度对激励员工和保持员工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七、薪酬制度不科学 
    通常薪酬制度是由公司根据劳动的复杂程度、精确程度、负责程度、繁重程度和劳动条件等因素,将各类薪酬划分等级,按等级确定薪酬标准的一种薪酬制度。广泛的意义上,薪酬制度包括了薪酬体系。在这里,薪酬制度主要是指薪酬制定的依据、制定各类人员的薪酬水平的方法;而薪酬体系则指具体的个体薪酬水平确定后,如何确定其构成;两者同其他薪酬要素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薪酬系统。
    不同性质的企业,其薪酬制度的具体构成因侧重点不同而有所不同,确定不同侧重点的基础是付酬对象。付酬对象是薪酬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指的是最根本的付酬依据,即以什么确定薪酬。通常有年资、岗位和职能三个付酬对象。薪酬制度是根据付酬对象确定的付酬根本准则,即薪酬的方向性问题:公司薪酬的侧重点是什么,鼓励员工何种行为,朝什么方向发展。

如何做好员工薪酬管理

8. 如何做好企业的薪酬管理

   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那么如何做好企业的薪酬管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薪酬方案设计是源头 
    要做好企业内部薪酬管理,第一个关键的动作就是做好企业内部的薪酬方案设计,因为薪酬方案设计出来的各项要求将会成为指导各级管理者进行日常薪资管理的准则,如果这个源头在设计时就出现了一定偏差,那么在执行过程中肯定也会出现同样的甚至更严重的偏差。例如: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销售系统全员一直采用销售额提成制的薪酬分配模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发现:营销干部在管理团队,制定营销战略规划,规范各项营销活动的政策、制度流程方面不能胜任。出现这样的.偏差,根源在于该企业在薪酬设计时一直采用销售额提成制,营销干部只会关注眼前的销售额,至于团队建设、组织管理、战略规划等各项工作因为与其个人的利益分配毫无干系,所以没有人会在这方面下工夫去研究与实践。
    并且,薪酬方案要结合企业内部的部门与岗位的工作性质及绩效要求,来进行针对性地设计。
     薪酬水平策略设计 
    薪酬水平反映了企业薪酬相对于当地市场薪酬行情和竞争对手薪酬绝对值的高低,通常有领先型、跟随型、滞后型、混合型四种策略。目前,大部分企业都会根据内外部人力资源供需情况,采用混合型薪酬水平策略。
    例如,一家生产A产品、且连续5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企业,试图进入关联的B产品行业市场。于是,在研发技术人员的薪酬水平上,采用领先型策略旨在高薪“挖角”行业内高端技术人才。同时,因为A产品与B产品的营销渠道可以通用,所以,该企业在营销人才的薪酬水平上继续采用跟随型策略。
     薪酬结构设计 
    薪酬结构设计一般会对企业的职位先进行分类,然后通过职位价值评估确定职位等级,继而结合企业内外部薪酬调研与各类职位的薪酬水平策略,确定每个职位的职位等级与对应的薪酬总额。所以,薪酬结构设计一般也叫做职位等级与薪酬结构标准设计。
    薪酬结构设计的关键点在于企业内部职位的岗位价值评估结果与各类职位的薪酬水平策略。例如:在一个以研发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里,其研发类的所有职位价值会比同层级的其他类职位价值要高,其薪酬水平策略采用的是研发类职位领先型、职能类职位滞后型,所以在该企业最后设计出来的薪酬结构中,研发工程师的职位等级与薪酬总额可能会高过人力资源总监。
     薪酬构成设计 
    大多数企业的薪酬构成不外乎由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两部分组成,也有些企业采用的是纯佣金制的单一的浮动薪酬。固定薪酬构成的科目一般有月(年)度底薪,各类补贴如年功补贴、学历补贴、技能补贴等;浮动薪酬一般由周期内的绩效奖金、年底分红奖金组成。
    企业在进行薪酬构成设计时,需要考虑实际操作过程中符合《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因为企业的薪酬结构设计确定的是一个职位的薪酬总额,而薪酬构成设计则是把这个总额分解成各种构成科目,相关薪酬构成的科目支付条件必须在劳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约定,并以此规避劳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