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有感

2024-05-12

1. 金庸先生有感

前几日,观看一档 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里的一期关于江湖的节目,主持人以及嘉宾扮演金庸笔下各式各样的武林人物,共聚一台,一话江湖。
  
 其实,一提到江湖,就会联想到金庸先生,2018年却不幸去世,心中不免有些许感慨,恰巧又偶然碰到这一档节目,想写一篇文章来缅怀金庸先生,但久久未能动笔。这期间脑海里一直浮现各种武侠人物,郭靖与黄蓉、黄老邪、欧阳峰、小龙女与杨过、一灯大师、郭襄风凌一面误终身……这些人物形象一帧一帧的从我眼前拂过……那是多少人的武侠梦,多少人心中的热血。
  
 我不禁有些许思考,如果一个人死后还会有这么多人祭奠缅怀,这个人是有多么的伟大啊!这让我想起海贼王里医生死前的那一段话——人究竟什么时候会死?是心脏被枪打中的时候?不对!得了不治之症吗?也不对!喝了剧毒蘑菇汤吗?当然不是!是被世人遗忘的时候……回想起最近发生在自己的事,无非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琐事让自己烦恼,亦或者是自己的所想没有在现实世界中发生,自己活得太过自我,甚至有点不像自己。每个人小时候的梦想绝对不仅仅是买上一套房子,娶上一个老婆,只是现实生活不时在眼前浮现,一次又一次撞击自己的头脑,认为自己看清了现实。
  
 喜欢这么一句话——树不可长的太快。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的当桌椅,十年百年生的才有可能成栋梁。所以要沉下心来养神积厚,等待时间。我也想像金庸先生一样成为一个让大家所铭记的人,但以我的资质,估计不是十年百年能解决的,但我愿意用尽自己的一生去等待时间。
  
 仅以此文缅怀金庸先生,和向许多像我一样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等待,去奋斗的人!加油!

金庸先生有感

2. 要写一篇关于金庸的作文?

金庸是当代著名的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和社会活动家等,我尤其喜欢他写的武侠小说。
金庸虽然已经89岁了,可依然精力旺盛地在改他的作品。他写的作品有16部,笔下英雄有N个。
其中我最喜欢的武侠人物是:令狐冲、杨过、小龙女和韦小宝。
金庸爷爷怎么有那么多武侠细胞呢?难道他前世是个大英雄?还是上帝特地派他来给我们写小说的?或许真的是那样吧,现在很多崇拜金庸的人都称金庸为金大侠、金英雄等。
“金大侠”的作品也给了我写作的灵感。金庸老爷爷就像从天堂飞下来的天使,无私地施舍幸福与快乐给人们。
金庸的小说写得这么好,我以后也要当作家。
我虽然很想超过金庸,可是我并非是在嫉妒他,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将要攀爬的高峰,我以后一定要越过这个高峰,当个二代金庸。
我希望金爷爷的作品越来越受欢迎,能做到“前无古人”,但让一让我,不做“后无来者”。金庸前辈,请相信弟子,我会努力向您看齐的!

3. 我眼中的金庸作文

  武侠小说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从古代的侠义小说到当代的新派武侠小说,都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很高的观赏性吸引着无数读者。在众多武侠小说作家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金庸先生了。
  
   之所以喜欢金庸,是因为他的小说既保留了传统武侠小说的豪放风格,又吸收了西方小说的细腻技巧,读来令入爱不释手。金庸借助于波澜起伏的故事、曲折离奇的情节、出神人化的武功,塑造出一个个重义轻生的英雄。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人,还常挨老师批评,但翻开小说,沉浸在锄恶扶弱、江湖恩仇的故事情节中,体验主人公历尽磨难、最终逢凶化吉的惊险生活,顷刻间,仿佛自己也染上了几分豪气,变得高大起来。于是,生活中的失意和不快便烟消云散了。
  
   金庸的小说气势恢弘,人物个性鲜明,将我带人了一个自由想象的天地。在幻想世界里,我把行侠仗义的自己比做杨过,将调皮捣蛋的自己比做韦小宝,将傻头傻脑的自己比做郭靖。如此边看边想象,无拘无束,自得其乐。
  
   金庸的作品除了有很强的娱乐性外,还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一面是情节环环相扣,一面是文辞生动。展示人性,探寻哲理,从中我体会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小时候,初读金庸的小说,不懂得欣赏,只是看热闹。现在重读,才发现金大侠写的不仅仅是武侠,他的作品更有几分古雅。他的小说通常以诗词或点评前朝时事开局,精彩打斗的背后蕴涵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读完掩卷沉思,真是获益匪浅。
  
   读金庸的小说能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体味人生百态,获得与众不同的感受。读了《鹿鼎记》,我了解了逐鹿问鼎的典故;读了《神雕侠侣》,杨过鲜明的个性令我荡气回肠;读了《雪山飞狐》,我对其构思的精巧惊叹不已,以一天来写100年的恩怨纠葛,岂是“一气呵成”四个字所能概括的?令狐冲闯梅庄,以琴棋书画挑战江南四友的背后,我们看到了金庸过人的才思,更难得的是他这种才思信手拈来,融人故事中,而毫无雕琢的痕迹。
  
   文学是人学。优秀的文学作品要表现人,表现人的内心世界,金庸的作品也是如此。乔峰英雄盖世,却终因无法摆脱民族间的.矛盾而以死解脱,这是人在命运面前表现出的无力与无奈。段誉痴于“情”,虚竹痴于“果”,最终修成正果,除了“善有善报”的思想外,更揭示了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人生哲理。看了这些,谁又能说金庸作品的天地小,金庸只懂得打打杀杀呢?读金庸的书,能悟出许多人生的道理。
  
   因此,我对这位密智沉稳的金老前辈由衷地敬仰。金庸以其深邃的思想,广博的学问,精巧的构思,雄奇的想象,填密的文笔,使他的武侠小说以全新的面貌雄居文‘坛。当然,武侠小说并不是金庸小说的全部;,金庸小说也不是文学的全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饱览金大侠风采的同时,我们是否还应该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呢?
  
   遨游浩瀚书海,没有选择,就会鱼目混珠,迷失方向;没有“拿来”,文艺就不能成为新文艺。倘若我们因为迷恋而拘于一家之言,想必金大侠也不会乐意。

我眼中的金庸作文

4. 我需要一篇介绍金庸的作文 500字左右

金庸是当代著名的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和社会活动家等,我尤其喜欢他写的武侠小说。
金庸虽然已经89岁了,可依然精力旺盛地在改他的作品。他写的作品有16部,笔下英雄有N个。
其中我最喜欢的武侠人物是:令狐冲、杨过、小龙女和韦小宝。
金庸爷爷怎么有那么多武侠细胞呢?难道他前世是个大英雄?还是上帝特地派他来给我们写小说的?或许真的是那样吧,现在很多崇拜金庸的人都称金庸为金大侠、金英雄等。
“金大侠”的作品也给了我写作的灵感。金庸老爷爷就像从天堂飞下来的天使,无私地施舍幸福与快乐给人们。
金庸的小说写得这么好,我以后也要当作家。
我虽然很想超过金庸,可是我并非是在嫉妒他,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将要攀爬的高峰,我以后一定要越过这个高峰,当个二代金庸。
我希望金爷爷的作品越来越受欢迎,能做到“前无古人”,但让一让我,不做“后无来者”。金庸前辈,请相信弟子,我会努力向您看齐的!

5. 求一篇作文 《金庸给我们带来—— .......》

金庸,原名查良镛,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并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4部武侠小说,作品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脍炙人口。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被誉为“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香江第一才子(指才华)、香港第一健行(指社评)、世界第一侠笔(指武侠)。在香港与黄沾、蔡澜、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他的多篇小说被选入课本。   金庸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纵论时局,享誉香江;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仙;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参国论要。金庸一生的传奇,可谓多姿多彩之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金庸中庸平和的风格。佛学对金庸的影响很大。   金庸博学多才。就武侠小说方面,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凡历史均有篡改,在政治、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电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均有涉猎。被誉为“综艺侠情派”。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称的字首,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   金庸一生获颁荣衔甚多,其中包括:   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衔;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加坡东亚研究所等校荣誉院士;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日本创价大学、香港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苏州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等校名誉教授。其他称号更是数不胜数。   2009年特聘为中国作协副主席。
金庸是茅台,历久而弥香,十年二十年读了又读,不曾厌过。
温瑞安是伏特加,文如其人,烈性可圈可点,但是受挫太多,有剑走偏锋之意。

偶喜欢古龙:
古龙是花雕,入口醇厚后劲十足,于侠客、英雄和美人的见解确实深刻。

从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 金庸共写武侠小说 1 5 部, 1 972 年宣布封笔, 开始修订工作。 他的作品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但是《越女剑》 (1 970 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 各写一篇短篇小说, 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 , 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金庸博学多才。 就武侠小说方面, 金庸阅历丰富, 知识渊博, 文思敏捷, 眼光独到。 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 开创了形式独特、 情节曲折、 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 而他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对武侠的贡献, 他的政治才能也是少有人超越的。举凡历史、 政治、 古代哲学、 宗教、 文学、 艺术、 电影等都有研究, 作品中琴棋书画、 诗词典章、天文历算、 阴阳五行、 奇门遁甲、 儒道佛学无所不包, 金庸还是香港著名的政论家、 企业家、 报人, 曾获法国总统“荣誉军团骑士” 勋章, 英国牛津大学董事会成员及两所学院荣誉院士,多家大学名誉博士。 金庸一支笔写武侠, 开创江湖, 纵横天下, 一支笔纵论时局, 享誉香江; 少年游侠, 中年游艺, 老年游仙; 为文可以风行一世, 为商可以富比陶朱, 为政可以参国论要: 金庸一生的传奇, 可谓多姿多彩之至, 文人数千年的梦想, 似乎全部在金庸身上实现, 而这样的金庸, 也显得更加神秘而让人难以把握。他的作品应该是家喻户晓的吧, 而我最喜欢的是《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 是金庸1 967 年写的一部武侠小说。《笑傲江湖》 属于金庸的后期作品, 其叙事 状物, 已到炉火纯青、 出神入化的境界, 所谓文有余思, 笔无滞得, 信笔所至, 皆成妙谛。《 笑傲江湖》 所涉及的场景、 人物以及各类武林人物交手搏斗的场面不可胜数, 但历历写来, 景随情转, 变化无穷而皆能贴合生活, 让你如同身临其境。 例如第五回仪琳抱着重伤的令狐冲从群玉院逃出来到荒山里, 为令狐冲摘瓜, 又为令狐冲讲《百喻经》 故事一段, 简直如读第一流的回忆童年的散文。 到第七回捉萤火虫的一段, 更是文如秋水, 情如童梦。《笑傲江湖 》的中心是武林争霸夺权, 为了达到目的, 又夺取《辟邪剑谱》 和《葵花宝典》 , 最后两派都政在《辟邪剑谱》和《葵花宝典》上。《笑傲江湖》系海外新派武侠小说代表作之一, 其不仅靠跌 宕起伏、 波谲云诡的情节引人入胜, 更能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 塑造出数十个个性鲜明、 生动可感的文学形象。 若豁达不羁、 舍生取义的令狐冲; 娇美慧颉、 挚情任性的任盈盈; 阴鸷狡诈, 表里不一的岳不群; 桀骜不逊、 老谋深算的任我行; 冰清玉洁、 相思痴恋的仪琳; 虚怀若谷, 萧条离寄的冲虚以及玩物丧志的“江南四友” , 打诨插科的“桃谷六仙” , 皆可为武侠小说的人物画廊增添异彩。 作品所高扬侠义、 仁爱、 富贵不淫、 威武不屈的高尚精神对今人仍有强烈的感召力。当然大家都知道金庸的武侠喜欢放在宏大的历史场景中, 如《笑傲江湖》 书中祖千秋评酒具时提到过“元瓷” , 本朝之人当不会用此口吻叙述本朝之事, 由此可知《笑傲江湖》 的时代背景当晚于元, 在明或清。 如果要说明确切时间我只能说我不知道, 因为疑点颇多, 所以我不敢肯定确切的时间。不过我觉得, 喜欢可以超越时代, 不管是写哪个朝代喜欢不需要理由, 讨论这些已变的没什么意义。 我不喜欢呆板的研究什么的, 只要喜欢就好, 不需要刨根问底。 你说呢?总之金庸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 对与那些学者而言也许是俗文学, 但是我觉得存在即合理, 武侠以它的生命力证明了一切, 金庸的小说为我们证明了这点, 也证明了什么是武侠, 武侠的精髓是什么!
一个天才的写手
  
    但是,除了才气,一无所有。除了经历,一无所有。
    应该说,老温这样在文字上可称之为天才的人,一百年中,也出不了几个。这样的人,对武侠情有独钟者,更加地少之又少。这样的人,如果能够珍惜上天赋予地才思,认真地写书,努力地提升自己,一定会留下传世的作品。老温,据他自己所言,写作的速度不可谓不快。我记得他曾经说过,一天是七千字还是三千字来着。反正不管哪一个,都是非常快的了。
    但是,写作快,只是一个特点,或者勉强可称之为优点。比这更重要的,是写作的质量,是否在一个高水准上,并且可以持续进步。古今中外的大家们,我们常听说到“著作等身”这个词,但是可笑的是,一个大家,传世的作品,也就那么几部。那已经很了不起了。
    而且若论写作又快又多,在武侠的世界里,不知道谁比得过梁羽生。如果算上黄易的话,老温不知道要排到哪里去了。
    但是,对于一个热爱写作的人,最痛苦,但也最有成就感,最可以带来创造的快乐的,莫过于超越自己。很多作家最后掇笔不写,因为他们再也觉得自己无法超越以前,但又不能忍受一直在一个水平上重复。所以,即使是一个天才,也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汗水,还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水平和境界,才可以写出更好更精彩的文章。
    但是老温不是,现在看起来,他纯粹是凭才气吃饭。可能他是一个天生的酷爱写字的人,在写作的过程中体会到无上的快乐。仅此而已。你看他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写的神州奇侠,水平也不错。到了八十年代前期,中期,写的小说,水平已达到非常高的境界。这些提高,我把他归之于人的成长及成熟在作品中的自然反映。并不是老温有意识的提高。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看他这个阶段写的书就明白了。“逆水寒”写逃亡,“刀丛里的诗”写冤狱与营救,“战僧与何平”写背叛,“大侠传奇”写营救,“杀了我好吗”写逃亡,等等。几乎全是影射了他自己的经历。后期的作品,因为水平实在有些离谱(如妖红,惨绿,少年四大缺无情等等),就不一一列出。各位朋友也注意到一个现象,在温书中,充满着反复无常的背叛。从这里可以看出,温实在将自己的经历代入到写作中太深。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自己作了小说的主角。所以,写作的内容与见识,再也脱不开自己所经历过的那些生活。一部两部还可以,如果所有的小说,都脱不开这种模式和影子,那岂不是乏味得很?又有何长进可言?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及以后,老温年轻时候的那些生活沉淀也已用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因为他的思想境界,见识,水平,写作的功力,知识积累,没有长足的提高,文思又没有年轻的时候来的快捷,所以创作的作品的水准,直线下降。温瑞安早期作品很好看!
   


            很高兴能收到你的求助     
            以上是我帮你搜集的写这篇作文的一些资料   
            你需要把它整理一下   
            运用自己的语言融会贯通  
            写这篇作文呢    先介绍金庸这个人
            然后写具体带来些什么
            在写自己的感悟   就行了
             

            以上是我的解答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求一篇作文 《金庸给我们带来—— .......》

6. 初中我眼中的金庸500字作文范文

我眼中的金庸

 武侠小说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从古代 的侠义小说到当代的新派武侠小说,都以其丰 富的想象力和很高的观赏性吸引着无数读者。 在众多武侠小说作家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金 庸先生了。 之所以喜欢金庸,是因为他的小说既保留了 传统武侠小说的豪放风格,又吸收了西方小说 的细腻技巧,读来令入爱不释手。金庸借助于 波澜起伏的故事、曲折离奇的情节、出神人化 的武功,塑造出一个个重义轻生的英雄。现实 生活中,我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人,还常挨老师 批评,但翻开小说,沉浸在锄恶扶弱、江湖恩 仇的故事情节中,体验主人公历尽磨难、最终 逢凶化吉的惊险生活,顷刻间,仿佛自己也染 上了几分豪气,变得高大起来。于是,生活中 的失意和不快便烟消云散了。 金庸的小说气势恢弘,人物个性鲜明,将我 带人了一个自由想象的天地。在幻想世界里, 我把行侠仗义的自己比做杨过,将调皮捣蛋的 自己比做韦小宝,将傻头傻脑的自己比做郭 靖。如此边看边想象,无拘无束,自得其乐。 金庸的作品除了有很强的娱乐性外,还有很 高的文学价值。一面是情节环环相扣,一面是 文辞生动。展示人性,探寻哲理,从中我体会 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小时候,初读金庸的小 说,不懂得欣赏,只是看热闹。现在重读,才 发现金大侠写的不仅仅是武侠,他的作品更有 几分古雅。他的小说通常以诗词或点评前朝时 事开局,精彩打斗的背后蕴涵着耐人寻味的人 生哲理。读完掩卷沉思,真是获益匪浅。 读金庸的小说能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体 味人生百态,获得与众不同的感受。读了《鹿 鼎记》,我了解了逐鹿问鼎的典故;读了《神 雕侠侣》,杨过鲜明的个性令我荡气回肠;读 了《雪山飞狐》,我对其构思的精巧惊叹不 已,以一天来写100年的恩怨纠葛,岂是“一 气呵成”四个字所能概括的?令狐冲闯梅庄,以 琴棋书画挑战江南四友的背后,我们看到了金 庸过人的才思,更难得的是他这种才思信手拈 来,融人故事中,而毫无雕琢的痕迹。 文学是人学。优秀的文学作品要表现人,表 现人的内心世界,金庸的作品也是如此。乔峰 英雄盖世,却终因无法摆脱民族间的矛盾而以 死解脱,这是人在命运面前表现出的无力与无 奈。段誉痴于“情”,虚竹痴于“果”,最终修成 正果,除了“善有善报”的思想外,更揭示了淡 泊名利、返璞归真的人生哲理。看了这些,谁 又能说金庸作品的天地小,金庸只懂得打打杀 杀呢?读金庸的书,能悟出许多人生的道理。 因此,我对这位密智沉稳的金老前辈由衷地 敬仰。金庸以其深邃的思想,广博的学问,精 巧的构思,雄奇的想象,填密的文笔,使他的 武侠小说以全新的面貌雄居文‘坛。当然,武 侠小说并不是金庸小说的全部;,金庸小说也 不是文学的全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饱览 金大侠风采的同时,我们是否还应该去看看外 面的风景呢? 遨游浩瀚书海,没有选择,就会鱼目混珠, 迷失方向;没有“拿来”,文艺就不能成为新文 艺。倘若我们因为迷恋而拘于一家之言,想必 金大侠也不会乐意。

7. 品金庸,论英雄作文

  夜深了,家人早已带着一身的疲惫进入了梦乡;而我还伏在书桌前,借着那明亮的灯光,陶醉在武侠小说的“刀光剑影”里。
  
   还记得,我迷上武侠小说是在三年以前的那个寒假。那天,父亲从二叔家借回了两本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一本是《侠客行》,一本是《连城诀》。父亲看完以后,随手就放在了客厅的茶几上,我闲来无事便拿起来翻阅。不多时,我便被小说里面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给深深吸引住了。我从此迷上了金庸的小说。渐渐地,我发现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并不只是腥风血雨的打杀场面,更重要的是,金庸先生通过他的生花妙笔,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位位爱国爱民、正直勇敢的大英雄……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处处都能体现出那浓厚、真挚的爱国情怀。一如《神雕侠侣》里的'郭靖大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郭靖本是一个憨厚老实的平民百姓,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造就了他那爱国爱民主义。在蒙古大军全面进攻襄阳城时,他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对国家的兴亡、百姓的生死视而不见;更何况,国君的昏庸无道、大臣的强行霸道早已令百姓妈无法忍受,这个国家迟早要灭亡的。——但是,蒙古大军一旦攻陷襄阳,国家的一道坚固的防线失守了,蒙古大军便如进入无人之境,开始大肆屠杀百姓,这片锦绣河山变会哀鸿遍野、血流成河。强烈的爱国爱民主义令郭靖挺身而出,他毅然地挑起了“带领百姓与江湖义士坚守襄阳”这副重担。他这么做,不是为了国君与大臣,只是为了要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保住百姓们的美好家园。他责无旁贷。在他坚守襄阳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是呀,身为侠客,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而为国为民,奋力保护百姓的人才配称“大侠”。面对蒙古大军的大军压境,而且朝廷不发援兵,他又何曾退缩……
  
   还有,《碧血剑》中的袁承志,他帮助闯王李自成推翻明朝统治;《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为宋朝百姓杀了蒙古可汗,击退了百万蒙古大军……
  
   如此的大英雄,难道不值得我们钦佩吗?如此的爱国情,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夜深了,灯灭了,躺在床上,我却毫无睡意,心中只是千千万万位爱国英雄的飒爽英姿,他们高尚的精神,美好的灵魂,已在我心灵的净土上生根、发芽……

品金庸,论英雄作文

8. 求篇赞扬金庸的文章

我知道一篇葛红兵的文章对金庸的评价比较客观,而我个人也是一个金庸迷,我对他的作品评价简单说起来就是:侠中有情情情动人,笔端有爱爱爱感人。  - ---大侠金庸葛红兵谈王朔与金庸(转)
王朔和金庸在价值观念上存在巨大分歧,因而在文学趣味上也水火不容。金庸是用一种貌似高雅的方式向大众和知识分子的庸俗趣味妥协,而王朔正好相反,是用一种貌似庸俗的方式向大众和知识分子的庸俗趣味挑战。

  金庸是一个“贵族主义”者,他迎合没有学问的人的学问要求,在他的小说中,将诗、词、曲、赋这些中国古典文人的亵玩之物发挥到极致,将章回体小说的技术手法发挥到极致。因而一些人会说他很有文化感,而这些人尤其以不懂中国传统诗、词、曲、赋,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后现代学者为代表。这是一个附庸风雅的时代,一切真知灼见都被歧视和忽视,而形式上的把玩风格,手法上的炫技主义,常常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同时,富裕起来的大众开始文化上自我照镜,这个时候金庸以他特有的古典文化感送上门来,人们一下子发现,原来现代社会还有这么有文化的人,这么精通中国古典文化之神秘的人,人们完全被征服了(竟然有金庸的读者说“我是在金庸的小说里才认识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伦理的独特魅力”--见《文学报》1999年11月11期)。

  而王朔呢?他恰恰相反,他无视一切文化人的自我优越感,他对一切“孔一己”主义者都给予无情的嘲讽,他自称是最没有文化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虚饰、浮泛给予毫不留情的打击,他使文人斯文扫地。他常常对“教授”这个称呼不屑一顾,甚至充满敌意,他的小说没有诗、词、曲、赋,他也不在小说中谈论音乐、绘画、文学,他自己在做文学可是却将文艺看得一钱不值,他只写生活本身,从来不在他的小说中塞上不伦不类的“文化”,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平民主义者。

  金庸用一种半文半白的语体写作,对于中国大陆的阅读者形成了一种语体上的陌生化效果,猎奇主义的阅读者自然对此感到折服,而实际上,金庸是在以此炫耀他的知识分子身份,他在用一种知识分子的语言写作。而王朔,他以一种真正的民间的口语写作,他是老舍,这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语言大师的当代传人,他将一种京味的、民间的语言搬到了小说中来,他毫不做作,在这方面,王朔的小说在语言上完成了一次真正的革命,一种即不同于意识形态体制语言,又不同于知识分子书面语言的小说语言在他那里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就语感而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南方作家在汉语语感上大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要么是欧化味道太重,读起来像是翻译作品,要么是方言味太浓,巴金、鲁迅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金庸就更不用说了。

  王朔,我得说王朔是语感极好的作家,他的语言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他的语言是诞生在城市民间的,是丰满的、健康的,富于生命活力的语言,没有假士大夫的腐气,没有假知识分子的酸气,没有小女人的鸹气,也没有老男人的霸气。他的颠覆性写作完全来源于他对语言的良好直觉。这一点金庸是比不上的。

  在金庸的笔下是见不到平民的身影的,金庸只会描写各种各样的大侠,杨过、张无忌、陈家洛、令狐冲、郭靖……这些远离人间烟火在空中飞翔的英雄们的确让一部分人感到振奋、感到豪情激荡,金庸那越过凡人的头顶投向宇宙的视线的确使一部分人找到了寄托,仿佛神圣的精神境界,英雄的神勇气概,尊严的生活面貌一下子就来临了。但是,当我们放下金庸的书,这些又一下子烟消云散了,于是乎,要欣赏金庸就得成天生活在金庸的小说里,要拿着金庸的小说手不释卷,当我们从金庸的虚无世界中跌落出来,我们会发现金庸原来给我们的只是一块充饥的画饼。与之对立的是,王朔的笔下总是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人物,他们没有骄人的武功,没有惊天的伟业,但是,他们是脚踏大地的人,他们生活在“生活”之中,王朔正是在这些小人物身上寄托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人道主义情怀,他关心的是那些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底层,被这个世界压迫,有些失措,有些虚无,有些百无聊赖、不知所以,但是却真诚、热切、善良的人,王朔的笔触在嘲讽和讥笑中包含着深切的同情,例如他的小说《千万别把我当人》、《过把隐就死》、《我是你爸爸》等,无不如此,--这些都是小人物的生存悲剧故事,写得非常感伤,作者是让人含着泪笑的。我真的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读小说的,在王朔那里虚无只是反抗压抑的手段,痞味只是反抗道统的武器,而他们却将王朔本人读成了虚无主义者和痞子,在我看来王朔正是那些道德虚无主义者的敌人,政治痞子的敌人。我常常能从王朔的笔下读出痛苦来,王朔对小人物的生活的观察和描写是多么的深刻,对小人物的情感状态的分析是多么细致,没有对底层的真切认同,他怎么呢写得出来?

  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绝大多数是不愿意面对严酷的现实的,他们更愿意躲在金庸的桃花园里自我陶醉,也不愿意来到王朔的现实中面对自身,他们不是没有鉴赏力,就是缺乏勇气,因而他们选择金庸这个花枝招展的桃花园主,而不愿意选择王朔这个将生活的面纱撕碎,让生活赤裸裸的面对我们的人。带着真理而来的人将为我们所唾弃,而带着迷汤而来的人将大受欢迎。

  从纯文学的角度,我们说金庸没有摆脱古代武侠小说的范畴,在小说结构方式上没有摆脱章回体小说的格局,在语言上也没有什么独特的贡献,而王朔却创造了他独特的王朔体语言风格,他在描写文革后一代青年、小人物的生存处境和精神状态方面对当代中国文坛是有独特的贡献的。所以,笔者在社会价值观上对王朔取理解的立场,在文学观念上站在王朔一边。但是,就金庸和王朔的争论,就事论事,我反对王朔的刻薄,赞成金庸的雍容大度,王朔有理由存在,不等于说金庸就必须被罚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