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包模式的简介

2024-05-09

1. 众包模式的简介

“众包”(Crowd-sourcing)的定义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众包的任务通常由个人来承担,但如果涉及到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有可能以依靠开源的个体生产的形式出现。” “众包”这一概念实际上是源于对企业创新模式的反思。众包模式其实就是把传统上由企业内部员工承担的工作,通过互联网以自由自愿的形式转交给企业外部的大众群体来完成的一种组织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只需要为贡献者支付少量报酬,而有时这种贡献甚至完全免费。众包模式已经对美国的一些产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一个跨国公司耗费几十亿美元也无法解决的研发难题,被一个外行人在两周的时间内圆满完成;过去要数百美元一张的专业水准图片,现在只要一美元就可以买到。众包,从创新设计领域切入,悄然颠覆传统产业结构。而在中国,众包模式也已经有了尝试者。

众包模式的简介

2. 众包的概念

与“外包”的区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外包服务应运而生,在全球化3.0时代每个人都能以个体为单位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似乎把外包发挥到极致就成了众包,但二者之间却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宝洁公司负责科技创新的副总裁Larry Huston评价道,“外包是指我们雇佣人员提供服务,劳资双方的关系到此为止,其实和雇佣关系没什么两样。但是现在我们的做法是从外部吸引人才的参与,使他们参与到这广阔的创新与合作过程。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Huston一语道破众包和外包的区别——众包的核心包含着与用户共创价值的理念。此外,二者另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在于,外包强调的是高度专业化,而众包则反其道而行之,跨专业的创新往往蕴含着巨大的潜力,由个体用户积极参与而获得成功的商业案例不胜枚举。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分布式计算项目,成功调动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个人电脑的闲置计算能力,同样地,分布式的人力资源网络也可以使成千上万网民的闲置脑力得到充分应用。轰轰烈烈的软件开源运动证明,由网民协作网络写出的程序,质量并不低于微软、Sun等大公司的程序员开发的产品。维基百科更是树立了一个群体创作的典范。iStockphoto、eBay和MySpace等创造的盈利模式,如果脱离了用户的参与将是不可想象的。就在《连线》记者Jeff Howe为众包开通的主题博客上,读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半的读者为此感到兴奋不已,但是以专业摄影师Harmel为首的一派,则站在了对立的一面。“数码相机可以使你很容易意识到自己拍了一张不好的照片,但是,要留下一张传世之作,还是需要天赋、汗水和多年的投入。iStockphoto的确为人们了解摄影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氛围,但是同时它也建立起一种剥削投稿人的制度……这难道就是市场的民主力量在起作用吗?还是让某些人通过剥削大众使自己的口袋涨起来?”Harmel失落的表述一针见血。与威客的区别中国的威客理论 1、第一次提出时间:2005年7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网站bbs,2005年12月刘锋的新浪博客,从提出时间看,2006年7月美国人提出的众包概念比中国诞生的威客理论要晚一年。2、核心思想:人的知识,智慧,经验,技能通过互联网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互联网新模式。主要应用包括解决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等领域的问题。人类的知识和智慧将会因为互联网而被无限放大和传播,并创造出令人惊讶的社会财富。3、理论体系形成时间:2006年3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毕业论文威客地商业模式分析“,2007年12月国际国际知识与系统科学学会英文期刊iskss上发表学术论文“威客模式在中国“,详细阐述了威客理论的起源,规律和发展。4、媒体报道:2005年11月 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次报道了威客概念,在此后的四年里,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英国经济学人,德国明星周刊,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韩国民族日报等数百家媒体对威客概念进行了报道,2007年5月威客进入高考试题,2007年9月进入教育部颁布的新汉语词汇。从中国提出的威客理论看,美国的众包概念依然很不成熟。第一,美国的众包概念不了解自己的起源,威客理论指出,这个领域起源于bbs的互动问答功能。第二,美国的众包概念没有认识到互联网的知识智慧是值钱的,威客理论指出,只有承认人们的知识和智慧的价值性,才能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去。第三,美国的众包概念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型,甚至把维基百科也当作众包。威客理论提出,用悬赏模式应对低端任务,用招标模式应对中高端任务,为每个威客开辟个人空间进行能力展示和智力作品买卖,对每个任务发布者和威客进行信用评级,开发自己的支付宝进行支付保护。

3. 什么是众包?

外包是把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转移出去,而通过众包可以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为了把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业务中,往往将不擅长的、别人做比自己做效率更高的业务外包给专业的公司,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杰夫·豪认为,“众包能培养和发展才华。从这个方面看,众包增加了我们对智力资产的总体储备”。企业通过众包集中更多人的智慧,充分发挥隐藏在网民中的巨大潜力,使好的创意为我所用,帮助企业解决企业难以解决的问题,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外包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而众包是一对多的关系。企业通过特定业务的外包与其他企业形成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大多是一对一的关系,当然企业也有可能把同一业务外包给两个以上的接包方;而众包则有可能是企业面对成千上万的接包方,例如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SETI@home分布式计算项目,成功调动了世界各地无数个人电脑的闲置计算能力。

什么是众包?

4. 什么是众包?

        关于众包,简单来说就是集思广益。利用大众的“空余能量”或者剩余生产力,完成一些任务或工作内容的形式,使人们的才能和知识找到用武之地。
  
         对于互联网原住民而言,参与到产品设计和改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更像是大众参与的年代。如科技公司小米和魅族的粉丝或论坛类似。虽然不同领域有不同领域的专业分工,这样可以使得企业得到更高的效率,但对于个人而言,工作职能的简化为“某种简单的操作”,时间久了,有意识的人都会变得麻木乏味,缺少动力和激情,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
  
         就苹果和谷歌而言,一个偏向于封闭独占,一个偏向于开源共享。但其应用产品的开发套件都是开放的,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专业开发人员或业余兴趣爱好者参与到这个生态链之中来,得意扩大生态系统,以便获得更长更久的生命力。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开放不是坏事,它给了人们参与进来的机会,为了得到更好的体验,总会有人对它进行改进,即便自身并不具备开发的能力,但依旧可以提出中肯的建议。
  
         互联网是实现众包的关键,在过去人们缺乏渠道,很难集合起来提出自己的诉求,但现在是多元逻辑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很多人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阐述着自己的需求。我相信传统行业依旧有生存的土壤,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它的趋势势必要由大变小,很多岗位并不需要很多人,自动化生产会代替人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改进这些自动化设备,使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定高效的工作。
  
         互联网上有很多平台,我们称之为桥接平台,这里汇聚了资金,技术和人才。国内很多社区就是这样,社区化的体系,是对某一个领域更有兴趣的人的集合,他们的信息创造力相信可以超过专辑啊,因为这不仅是三个臭皮匠和诸葛亮的对比。
  
         很高兴看到,互联网的结构让权力变得分散,之前被某些权力体系控制的资源,现在也可以让普罗大众利用,我们并非只能在既定的道路上走下去,我们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多元化道路。

5. 众包是什么?


众包是什么?

6. 众包是什么?

众包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
众包模式其实就是把传统上由企业内部员工承担的工作,通过互联网以自由自愿的形式转交给企业外部的大众群体来完成的一种组织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只需要为贡献者支付少量报酬,而有时这种贡献甚至完全免费。

扩展资料出现背景
众包能帮企业节约大把大把的金钱。随着网络的大潮成长起来的公司,从一开始就在战略设计上融入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思路,而越来越多的传统商业也开始为网络的群体力量所吸引。
2000年以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低价的劳动力市场使他们垂涎欲滴,劳动力来自哪里并不重要,他们可以就住在隔壁,也有可能远在印度尼西亚,只要他们能上网就行。
无论是众包还是外包,都是对自身资源缺陷的弥补,都可以从外部获取资源为其所用。当公司内部资源有限,无计可施的时候,利用外部的资源来解决问题无疑是高明之举。
企业将某些原本应由自己完成的工作外包,既利用了外部专业公司的长处,又使自己减少了在这方面不必要的投入,使企业有精力做自己最擅长的事。企业将某些内部难以完成的工作众包给不特定的大众,广泛地利用了外部智力资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众包 (互联网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众包模式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