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氏家族有多强大?

2024-05-12

1. 查氏家族有多强大?

中国有句俗语“富不过三代”,但查氏家族打破这条铁律,不仅富过了三代,而且代代都有人才出。尤其是明清时期,海宁查氏在科举之路上不断创造着奇迹。很多人都知道,明清时期想要考中一个秀才尚且很难,举人、进士那更是万里挑一了。

清代时,科举考试中那些高中进士的人,绝大多数都出自富裕家庭,也就是说,家庭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条件直接制约着科举入仕之路。很显然,海宁查氏即是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族,也是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家族。
鼎盛时期,海宁查氏家族一门就出了十个进士,叔侄两倍出了五个翰林,在科举史上,这无疑是一个神话。
海宁查氏在清代康、雍两朝人才辈出,其中康熙帝南书房的贴身侍从、书法家查升;康熙朝著名诗人、翰林院编修查慎行;雍正朝礼部侍郎查嗣庭都是这个家族中的杰出代表人物。那个时期,海宁查氏入仕为官者数十人,分布在大清各个省份,高者为封疆大吏,低者为知府、知县。
康熙皇帝南巡到海宁时,曾御赐对联曰:“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如今这副对联还悬挂在查氏老宅里。

查氏家族有多强大?

2. “查氏”从何而来

分类:  社会/文化 >> 历史话题 
   解析: 
  
 一 姓氏源流
 
  查氏的来源有二:
 
  1 出自姜氏,为炎帝的后裔,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公族。齐国的君主齐顷公的儿子被封于楂,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的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成为楂姓,后来将木字边去掉了,于是成为查姓。
 
  2 出自芈姓。春秋的时候,有楚国的公族大夫被封在查邑,他的后代便以查作为姓氏。
 
  
 
  二、郡望堂号
 
  郡望:
 
  1 齐郡:据《郡望百家姓》一书记载:查氏望出齐郡。西汉初年
 
  将临淄郡改为齐郡,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淄县一带。
 
  堂号:
 
  1 清容堂:宋代的时候有一个叫查深的,隐居读书。当地的郡守
 
  把他推荐给朝廷,要他出来做官,他不干。郡守又怕浪费了他的才华
 
  ,于是就在郡城的西部给他盖了一栋房子,命名为“清容堂”,让他
 
  在那里教全郡的学生读书,号为“清容先生”。

3. 查姓的辉煌时期

在汉族的姓氏人口中,查姓不是大姓,但血统纯正高贵,名儒显宦、代不乏人。纵览历史,相较而言在三个历史时期查姓人的业绩尤为彰著,可以说令家史生辉、国史增色,堪称查姓的辉煌时期。⑴、汉有查氏两重臣十二世查何,字文杰。西汉武帝时以春秋及第,任会稽守,旋任西河守,治政廉洁;更兼文韬武略击败匈奴,“帝闻其贤”,封济阳伯。二十一世查忠、字仲钊。东汉和帝时以明经及第,授翰林院中书,擢尚书仆射,封济阳伯。由于他们的名声显赫,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济阳查”。⑵、唐为天下第一姓唐有以查师诣(字崇远。任唐游击将军、河南府折冲都尉,赠吏部尚书、进上柱国)为代表的一大批文臣武将为国效力。所以,在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9年)和唐玄宗开元五年(718年)两次封济阳查为天下第一姓,并称国之柱。⑶、清康熙帝赐联盛赞明清之际,查氏科甲之盛为天下瞩目,特别是浙江海宁、安徽泾县查姓人更是才倾天下,文魁、武魁如星,清康、雍、乾三朝“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创天下科甲奇迹。康熙大帝赫然为查姓题联:“唐宗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康熙帝还曾亲笔书写“嘉瑞堂”匾额赐予袁花查氏宗祠,又先后书写“澹远堂”和“敬业堂”匾额分别赐予查升与查慎行。

查姓的辉煌时期

4. 查氏兄弟的简介

我国近代著名作家金庸与诗人穆旦本系同族兄弟。海宁查氏浙江海宁查氏是当地望族,代代书香,乃楚人之后。查氏宗祠有康熙皇帝曾亲笔题封:“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到金庸本人这一代,查氏又添辉煌,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穆旦,本名查良铮(1918—1977年),乃是金庸族兄,被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为现代诗歌第一人。这对兄弟,文名可说是超过了祖辈。查良铮查良铮(1918--1977),笔名穆旦,祖籍浙江海宁袁花,生于天津,我国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被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为现代诗歌第一人。中学时即开始写诗著文,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40年代出版了三本诗集,是当时著名的青年诗人。1948年赴美国在芝加哥大学攻读文学。1953年回国后在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之后的五年内翻译出版了普希金、雪莱、拜伦等人的诗集十余册.他的译诗文字简练,韵律和谐又忠实传达了原意,因此赢得了我国广大读者的喜爱。1958年以后道路坎坷,但他仍然勤奋译作不已。这本诗集的增译校改工作就是他在逝世前几个月完成的。其它主要译著有《普希金叙事诗选集》、《欧根·奥涅金》、《雪莱抒情诗选》、《拜伦诗选》、《唐璜》等. 早在五十年代中期,查良铮就先后翻译了普希金的主要作品,其中包括《普希金抒情诗一集》和《普希金抒情诗二集》,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其后二十年间,查良铮继续以介绍优秀外国诗歌为己任,长夜孤灯,他在翻译拜伦巨著《唐璜》的同时,又增补修订了普希金抒情诗共四百余首,总为一集。译诗本是一桩吃力而难得讨好的工作,译普希金的诗就更加如此了,译诗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幸好查良铮精通俄语,熟谙俄罗斯文学,尤其难得是,译者本人也是一位卓越的抒情诗人。自然,这并不是说,这些译诗必然是“无懈可击”的。假如译者今天还在人世,他一定会欢迎朋友们对译文提出这样那样的意见,进行商榷。为了使译者生前经过多年锤炼而译出的这本诗集能够完整地同读者见面,我们在整理遗稿的时候,无意妄加改动。我们希望把这本诗集作为查良铮留下的宝贵文学遗产的一部分,呈献给他毕生热爱的祖国和人民.相信深情的读者自会作出公正的论断的.